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藏華中食鹽運銷公司證章,銅質,圓形,直徑2.4厘米,重3.9克。正面圖案藍底,邊緣金黃色。周圍環繞有“華中食鹽運銷公司”字樣,金黃色繁體楷書,點綴兩個紅色五角星。中間一小圓,內有運鹽帆船圖案,少許漆面有脫落。背面有別針及編號“206”。此證章由嵇春生捐贈。
嵇春生,1925年生,江蘇漣水人,1945年入華中建設大學第一期學習。抗戰勝利后,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共華中局決定建大第一期學員提前結業,參加到各地的斗爭和建設中去。因此,嵇春生與同學一起于8月25日來到淮陰城外十里長街開展宣傳工作。1945年9月,中共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決定,由區干班班主任兼黨支部書記馮二郎(原名劉平若,曾用名曹白),率領62名建大學員趕赴蘇北陳家港,組建兩淮鹽務管理局駐場總辦事處,全面接管淮北鹽場。嵇春生也隨隊參加了這一工作。
蘇皖邊區政府成立后,在財政廳下設兩淮鹽務管理局,局長陳易,副局長盧鈍根、孫篤生。在產鹽區設淮南、鹽阜鹽務局,駐淮北鹽場總辦事處。在銷售區還設立了6個運銷局:一局設立于安徽淮南,局長劉云;二局設立于泗洪,局長劉云(兼);三局設立于宿遷,局長李華民;四局設立于八灘;五局設立于淮陰王營,局長邱建峰;六局設于寶應,局長胡克揚。上述6局專門管理鹽業運銷。
淮北鹽場總辦事處和6個運銷局于當年年底撤銷,隨之成立了淮北鹽務管理局。局長由孫篤生兼任,后由林夢非接任。淮北鹽務管理局主要負責鹽稅征收和鹽政管理。與淮北鹽務管理局同時建立的單位還有華中食鹽運銷公司、蘇皖鹽墾公司。華中食鹽運銷公司設于淮陰王營,經理楊旋,副經理李華民,胡克揚兼任淮北鹽場運銷辦事處主任。當時嵇春生任淮北鹽務管理局響水口營業員、小堯分銷所所長等職,這一枚證章就是當時所頒發的。
在運銷戰線上,鹽務人員動員各種運輸工具,抓緊搶運存鹽。除船運以外,還動員了大批牛、馬車,人力小推車,到陳家港、堆溝、徐圩等存鹽坨地日夜搬運,從一九四五年冬到一九四六年秋,共運出原鹽六十六萬擔。當時,兩淮鹽業的收入,僅次于工商貿易稅,居蘇皖邊區政府財政收入的第二位。為邊區的建設和粉碎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和軍事進攻,從經濟上提供了很大的支援。
撰稿人:於劍山
以上資料由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