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錫新吳區的1969創意工場內,緊鑼密鼓的施工“大動作”,引發了市民游客的好奇。原來,這里將打造長三角最大的夜市“航母”。
“大干50天,打造長三角最大最有氛圍感的夜市小吃街!”1969創意工場主理人張建強表示,此次園區新規劃的巨型小吃市集擁有15000平方米的超大空間,300多個攤位,將按地域分為8個大區,引入各地特色小吃,可以說是“足不出錫,吃遍全國”。
這正是今夏江蘇各地爭相點亮“月光經濟”的一個縮影。從夜市煙火到創意夜游,夜經濟已然成為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抓手,通過延伸消費時空、激活場景創新,釋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晝夜無界,激活全新消費生態
無錫的1969創意工場白天是吸引“Z世代”的時尚潮流地,到了夜晚將化身為囊括全國特色美食、植入地域文化基因的“美食方舟”。
在無錫梁溪區古運河畔,每晚華燈初上之時,在“船移景易”的水弄堂實景劇場中,演員們通過“光影+演繹”的方式,帶領游客沉浸式穿越從泰伯奔吳到現代無錫的千年史詩;常州青果巷“青果物華集”將宋代“四雅”融入夜市,游客可親手體驗焚香點茶、插花賞畫,古意風雅躍入現實,自今夏開市以來,累計吸引游客超100萬人次......在這個暑期,江蘇各地通過對空間功能的重構與業態創新,激活了“白加黑”的全新消費生態。
場景裂變,拓展多元消費空間
今夏引爆全網的“蘇超聯賽”成為了撬動夜經濟升級的超級杠桿,全省各地巧妙地將賽事“第二現場”搬進商場、廣場、步行街等地,讓足球激情與消費場景深度捆綁。
7月5日南京主場對陣蘇州的比賽,南京全市設66個“第二現場”觀賽點,吸引了25.4萬球迷駐足,帶動商圈總客流飆升至142.5萬人次,拉動商品銷售額達3.4億元;7月20日無錫主場的“蘇超之夜”迎來高光時刻,無錫招商城的“夏日星空夜市”當晚客流量達10000人次,較平時暴漲150%;宿遷主場比賽日,全市30個“第二現場”觀賽點讓古街夜市與足球激情碰撞,商圈餐飲商戶上座率激增80%......賽事助力,場景多元,為夜間消費注入強勁動力。
夜色掘金,釋放巨大消費潛力
江蘇各地持續發力“月光經濟”的背后,是其蘊含的巨大潛能。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夜間經濟市場規模已從2018年的22.54萬億元躍升至2023年的50.25萬億元。2024年僅國內夜間旅游花費就達1.91萬億元,同比增長21.7%。
江蘇各地的“夜經濟”實踐也驗證了這一趨勢——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省75個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接待游客2.11億人次,消費額達649.14億元,景區夜間游客同比增長12.62%。
為深挖“夜經濟金礦”,江蘇省今年年初率先出臺《江蘇省繁榮夜間經濟激發消費活力若干措施》,于7月啟動的“水韻江蘇·璀璨夏夜”活動成為政策落地的生動注腳。各市緊隨其后,創新迭出:無錫新吳區推出“政務夜市”,在近湖路夜市開設社保醫保、企業登記等攤位,實現“便民與消費雙贏”;宿遷以“潮汐式”治理縫合城市日夜,劃定固定經營“河道”與精準經營“漲落潮”時間,推行“一車一碼”管理,昔日“臟亂差”變身“潔凈美”......今年10月,無錫新吳區的夜市“航母”即將起航,其承載的不僅是300多個攤位的美食夢想,更是一個個不眠之夜中,城市尋求發展與溫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