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今年上半年,江蘇全省社零總額達2.39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和凈增額全國第一。數據充分彰顯了江蘇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與強大韌性,為全省乃至全國經濟的穩健前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深入探究數據,背后蘊含著多重關鍵因素。政策的精準發力首當其沖。在全國首批啟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后,江蘇積極作為,率先辦成汽車和家電3C“一件事”,并創新打造“江蘇消費品以舊換新平臺”。以舊換新政策類相關商品(汽車、家電、3C數碼、家居)合計實現限上零售額3847億元,占全省限上零售額40.3%,同比增長9.4%,有力拉動限上零售額增長3.7個百分點。政策的引導與激勵,有效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推動了相關商品的消費熱潮。
回顧今年上半年,江蘇各地消費市場活力涌現,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消費促進活動,奏響了“消費進行曲”。全省累計組織舉辦“蘇新消費”3500余場促消費活動,組織6.5萬家商貿企業參加,疊加發放超8.5億元惠民消費券及5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創新開展“外貿優品中華行江蘇站”“蘇超聯賽+蘇新消費”聯動IP等促消費活動激活消費;全省74家餐廳入選江蘇省米其林指南,5城22家餐廳入選黑珍珠餐廳指南,全省餐飲收入規模居全國第二。
江蘇省2025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調研報告出爐。報告顯示,“蘇超”賽事激發活力,成為我省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蘇超”影響力輻射深遠,前六輪江蘇線下監測的旅游、出行、餐飲、住宿、體育五個場景合計實現服務營收379.6億元,同比增長42.7%。這一成績的取得,無疑證明了“體育+”,也能成為驅動城市發展的經濟新引擎。
消費場景的不斷創新拓展也為社零增長添磚加瓦。淮安融創廣場的汽車體驗店里,新能源汽車訂單源源不斷;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中,《大夢?紅樓》演出場場座無虛席;蘇州太倉萬達的永輝超市內,改造后的貨架前人流如織……這些豐富多樣的消費場景,極大地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吸引著人們走出家門,參與消費,為消費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電商直播新業態激發消費新動能。全省網絡零售額穩步上揚,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消費新動能持續釋放,全省實現網絡零售額6362.4億元,增幅達7.9%,總量位居全國第三位。線上消費的便捷性與多元性,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消費者能夠隨時隨地享受購物樂趣,有力推動了社零總額的增長。
江蘇上半年社零總額的輝煌成績,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各項促消費政策的持續深入實施,消費場景的進一步豐富創新,以及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成熟壯大,江蘇消費市場定能持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