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隨著一列滿載55個集裝箱的中歐班列經二連浩特鐵路口岸駛出,標志著中歐班列中通道自2013年通行首列中歐班列以來,累計通行量突破20000列。
古有絲綢之路駝鈴陣陣,今有中歐班列風馳電掣。歷經持續的探索與發展,中歐班列已成為便捷高效、安全穩定、綠色經濟的新型國際運輸組織方式,從2022年中歐班列中通道累計通行量突破10000列大關,到突破第2個“萬列大關”,僅用時3年。飛速發展的成績背后,是中歐貿易持續增長的生動注腳,更展示了中歐班列“超級飛俠”風采。
中歐班列向“新”而行,路網越織越密,數量越開越多,貨類越發越廣,不僅開創了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也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作為貫通亞歐的“鋼鐵動脈”,從最初寥寥幾條線路到如今中歐班列中通道運營線路達73條,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20多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的100多個城市,輻射國內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0余座城市,構建起“陸海聯動、東西互濟”的運輸新格局,讓亞歐貨物往來更高效、更經濟,讓更多國家共享物流升級的發展紅利,更為服務中國外貿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了新動能。
中歐班列以“速”取勝,贏得更多市場先機。長期以來,亞歐貿易受制于海運時效長、空運成本高的雙重困境,物流通道的不暢成為制約合作的瓶頸。近年來,中歐班列不斷優化運輸組織,縮短運輸時間,提升運行效率。從智能化調度系統的應用,到多式聯運的無縫銜接;從“關鐵企”數據互聯、三方合作機制運用到“鐵路快通”模式通關,運輸時間大幅縮短。過去一些貨物從中國運往歐洲,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如今借助中歐班列的高效運輸,能夠更快地抵達歐洲市場,大大滿足了企業及時響應市場需求、搶占市場先機的意愿。
中歐班列駛入“快車道”,激活繁榮共富“一池春水”。 在歐洲,中歐班列的到達城市積極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相關配套產業。德國杜伊斯堡作為中歐班列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因班列煥發新生,成為歐洲重要的物流樞紐,吸引大量物流和貿易企業入駐,帶動當地經濟的繁榮發展。西安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打造“訂單農業”,40萬噸農產品通過班列走進中國家庭,讓中亞面粉與陜西辣子碰撞出共富滋味。在國內,許多城市圍繞中歐班列建設物流園區、產業園區,園區入駐企業,依托中歐班列運輸優勢,開展進出口貿易、倉儲物流、加工制造等業務,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兩處情思憑速遞,從今歐亞短距離;駝鈴陣陣傳佳音,合作共贏迎崛起。動漫世界里的“超級飛俠”周游世界,為小朋友遞送包裹、排憂解困;現實中的中歐班列“連點成線”“織線成網”,增量增速又提質,為各地互通有無,促進共同繁榮。讓我們為中歐班列突破第2個“萬列大關”點贊,祝福中歐班列真正成為歐亞陸間的“超級飛俠”。(曲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