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吒之魔童鬧海》幕后創作展登陸成都掀起國漫熱潮,到國際越野品牌在上海打造全球首家探索基地概念店,再到浙江首間扭蛋專門店成為年輕群體的打卡新寵……近期,一場以“首發”為引擎的商業革新在全國多點開花。上海、北京、遼寧、深圳、廣州、成都等城市紛紛出臺專項政策,以首展、首秀、首店為支點,撬動消費升級杠桿,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的現代商業新圖景。
首發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是我國消費市場巨大潛力的有力印證,還是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活力源泉,更反映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首發經濟,是指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進首發經濟,鼓勵國內外優質商品和服務品牌開設首店、舉辦首發首秀首展。各地正因地制宜、綜合施策,不斷優化創新條件,營造支持首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首發經濟將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增強我國經濟增長內生動能。
培育生態沃土,構筑首發經濟“引力場”。發展首發經濟,核心在于深耕“首次”價值。各地錨定穩中求進總基調,秉持“先立后破”理念,通過深度市場調研精準錨定消費需求,在產品創新與市場適配間尋找最優解。成都祠堂街以百米街巷匯聚10家首店,將百年文化底蘊與藝術商業深度融合,構建起“十分鐘文藝生活圈”;佛山嶺南天地商圈內,150余家首店、旗艦店與嶺南古建交相輝映,實現文化傳承與商業創新的雙向賦能;北京環球影城開業后客流突破 1600萬人次,帶動周邊形成世界級文旅消費集群。這些實踐印證,“首店+街區”“首店+商圈”的生態圈模式,正成為激活城市商業活力的金鑰匙。
激活商圈引擎,打造流量聚合“強磁場”。首發經濟的深層價值,在于構建資源集聚、效應疊加的產業生態鏈。它不僅是新品的亮相舞臺,更是貫穿研發、展示、銷售的全鏈條商業系統。西安“長安書院”引入《長征?四渡赤水》全感劇場首店,以“科技+消費”打造沉浸式體驗,實現文化與商業的深度交融;南京新街口ZARA亞洲旗艦店推出亞洲首秀咖啡品牌,融入自動傳輸系統、全球首個自助售賣機等創新設計,精準圈粉年輕群體;2025年全國精品首發季暨“首發上海”系列活動啟動后,全球品牌首發、首店活動密集落地。北京、廣州等城市以首演、首展為抓手,持續擦亮“首發城市”IP,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將首發經濟轉化為消費升級的新引擎。
拓展全球版圖,提升國際競爭“硬實力”。當下的首發經濟早已突破“首店”“新品”的單一維度,演變為集品牌孵化、總部經濟、全球輻射于一體的生態體系。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487個海外品牌在跨境電商平臺開出中國首店,特斯拉全球研發中心、蘋果新品首發等案例,印證了中國市場對國際品牌的強大吸引力。與此同時,國貨品牌加速“出海”,茶飲、美妝、文創等領域的國潮品牌紛紛在海外舉辦新品發布會、開設首店,實現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雙向奔赴。這種國際國內品牌的雙向流動,正重塑全球商業格局。
站在消費升級的時代潮頭,首發經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路徑,更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未來,通過持續完善政策支持、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創新驅動,首發經濟必將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書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為全球商業注入新活力。(黃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