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奔騰,潮頭正勁;深藍無垠,萬象歸航。今年7月11日是第21個中國航海日,2025年是中國航海日設立20周年,也是鄭和下西洋620年。本次航海日活動以“綠色航海 向新圖強”為主題,在海南瓊海博鰲舉辦包括主論壇、研討會、交流營以及航??破瘴幕?0多項活動。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航海日早已非歲月里靜默的刻度,更像是一聲嘹亮的號角,吹響了中華民族在新時代乘風破浪、向海圖強的壯麗征程。
“我愛這藍色的海洋,祖國的海疆壯麗寬廣?!睂τ谥袊硕?,一汪湛藍的海水是神秘的存在,更是宏偉的夢想所在。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耕海牧漁、奮楫逐浪,迎著獵獵海風挺進萬米深海,在逐夢蔚藍的過程中創造了源遠流長、多姿多彩的海洋文明和航海文化。620年前的7月11日,鄭和從蘇州太倉港揚帆起航,開啟了七下西洋的偉大征程,搭建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促進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發展。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走向世界,世界的香料、珍珠、胡椒進入中國,書寫了彼此互相尊重、相互包容的千古佳話。今日之中國,與世界日益相互依存、命運與共,海運已成為連通全球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在那蒼茫的大海之上,東方巨輪已駛入更為開闊的航道,風帆在深藍色的世界畫圖中迎風高揚。
海權握,國則興;海權無,國則衰。浩渺的海洋蘊藏著寶貴財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空間和資源保障,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主張的管轄海域面積達300萬平方公里,擁有18000公里的大陸岸線,以及11000多個海島、14000公里海島岸線。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既是海洋大國、漁業大國,又是造船大國、航運大國,商船遍布全世界1200多個港口。近年來,從支持波浪能與海上風電同場開發,到自動駕駛、智慧港口、智能航運等新技術向“智”向“新”,再到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效,中國海洋強國建設加速推進,向海而行、向海而興不斷邁上新臺階、走向新境界。2024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萬億元,涌動的藍色新動能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新的航海史詩正在被奮筆書寫。
面向海洋,中國人意氣風發;擁抱海洋,中國人昂首闊步。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守護好、發展好這片遼闊寬廣的“藍色國土”,堅定不移地走以海富國、以海強國的和平發展之路,成為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抉擇。一方面,要以發展海洋經濟為抓手,以海洋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為取向,助力傳統海洋產業轉型升級蹄疾步穩,培育壯大新能源、生物醫藥、服務業等海洋新興產業,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提供關鍵支撐;另一方面,要持續深入挖掘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海洋文化資源,提升海洋文化軟實力,增強全民海洋意識,努力營造親海、知海、愛海、護海的社會氛圍,讓守護蔚藍成為社會共識。
千年潮未落,風起再揚帆。讓我們從關心海洋、認識海洋做起,爭當向海圖強的“追夢人”“弄潮兒”,向著建設海洋強國的夢想奮楫揚帆、逐夢遠航!未來中國與海洋還會有什么新故事,讓我們一起期待。(文:周雷 圖:朱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