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的意見》8日對外發布。意見指出,“進一步發揮‘高效辦成一件事’牽引作用,推動重點事項清單管理和常態化實施,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加強部門協同和服務集成”。
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是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必然要求,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更好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意見》的出臺,是推動政務服務迭代升級的關鍵路徑,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優化營商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的核心引擎。通過構建常態化推進機制,打造“好易辦”服務新范式,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從“盆景”到“風景”的質變,“小切口”撬動治理效能“大變革”的生動實踐正托舉起民生“穩穩的幸福”,為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活力。
馭“新”而進,從“政府供給”到“群眾需求”的理念創新。《意見》明確提出建立經營主體和個人全生命周期重點事項總體清單,聚焦辦理量大、覆蓋面廣、關聯性強的應用場景整合服務,有效打破“部門分割”思維定式,推動實現資源最優配置與用戶體驗的質變。江蘇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讓企業實時觸摸“營商溫度”,北京靈活就業“一件事”護航大學生按下就業“加速鍵”。通過事項整合、數據共享、部門協同,地方、部門間互為前置、循環證明等隱性壁壘有效破除,政府角色從“材料審批者”轉變為“服務整合者”,辦事群眾從“業務信息提供者”轉變為“公共服務接受者”,行政效率的提升切實轉化為群眾可感知的服務溫度。
乘“數”而上,從“經驗驅動”到“數智賦能”的服務升級。數據資源和數字技術是賦能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深化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的關鍵引擎。《意見》首次單獨提出“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概念,鼓勵AI大模型在政務場景的應用方向,標志著政務服務進入智能驅動階段。山西投入運行長三角“一網通辦”虛擬窗口,實現與滬蘇浙皖等省市“屏對屏”的跨時空“面對面”交流;浙江上線AI智能登記審批服務1.0,聚焦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提升商事登記服務效能,優化市場準入環境……科技力度與服務溫度交相融合,以“便民利企”為指引,深化AI技術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拓展特色化、差異化數字服務場景,探索高效化、人性化政務服務樣本,為打通服務“最后一米”寫下生動注腳。
向“民”而行,從“試點破冰”到“全面深化”的治理變革。從企業遷移登記、企業數據填報到就醫費用報銷、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件小事實事折射出企業和公民的民之所盼;從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打造“一件事”服務矩陣到推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提升基層服務集成度,各地2025政府工作報告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政之所向。此次《意見》提出以企業和群眾評價檢驗重點事項落地實效,健全問題發現、成效驗證、迭代優化的閉環管理機制。將群眾意見視作改革成效“最好的尺子”,充分彰顯了“一件事”改革和人民至上同頻共振的深層邏輯和價值旨歸。
聚焦“讓人民滿意”目標任務與價值取向,各地各部門需要在合力攻堅、壓茬推進、深化改革中,讓政務服務真正成為企業成長的“沃土”、群眾信賴的“港灣”,努力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強。(張曉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