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墻無情,人間有愛。服刑人員因漠視法律受到應有的制裁,但他們的子女是無辜的,不應受到歧視和區(qū)別對待。他們和同齡的孩子一樣,理應受到各界的關(guān)愛,在陽光下茁壯成長。7月上旬,鹽城工學院經(jīng)濟管理學院博愛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南京小組志愿者,結(jié)合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組織服刑人員子女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帶領(lǐng)他們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梅園新村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以實際行動引導孩子們塑造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于血色歷史中擦亮希望之光。
△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莊嚴肅穆的展廳內(nèi),孩子們久久凝視著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照片墻。1937年的血色寒冬被凝固在館內(nèi),“哭墻”與約翰·馬吉攝像機中的大屠殺場景深深觸動了他們的心靈。在志愿者的鼓勵下,孩子們用褶皺紙折出藍色紫金草(和平花),贈予參觀的陌生學生,這是他們勇敢與社會接觸的見證。
在青松挺立,翠柏環(huán)抱的雨花臺烈士陵園內(nèi),孩子們對泛黃的家書《鄧中夏致妻書》與丁香烈士的銅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紀念碑前,孩子和游客一起,將手中的白菊輕輕放在碑前,向革命英烈致敬。參觀雨花臺烈士陵園,既是對革命先輩的深切緬懷,更是對中國共產(chǎn)黨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感悟——這份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激勵著新時代的學生賡續(xù)紅色血脈,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續(xù)寫榮光。
△在梅園新村紀念館觀看“周恩來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史料展”
在梅園新村紀念館,“周恩來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史料展”上,200余張珍貴檔案文獻和40件(套)文物默默訴說著歷史。當團隊在休息區(qū)小憩時,一位服刑人員子女主動與旁邊素不相識的同齡人交流心得,這些習慣封閉自己的孩子,開始主動傳遞所思所想。在觀眾留言區(qū),他們寫下了質(zhì)樸而有力的心聲,字里行間閃耀著希望的光芒。孩子們在講解員的深情講述中深刻感悟到,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艱難談判,到新時代的偉大征程,正是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帶領(lǐng)中國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一次活動,受益終身。在這個火熱的七月,充滿愛心的志愿者帶著滿腔的熱情和純真的關(guān)愛,走進服刑人員子女的世界,用知識的光芒照亮他們的心靈,用溫暖的關(guān)懷驅(qū)散他們心中的陰霾。革命先輩的精神穿越烽火歲月,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綻放出希望的新芽。
(陸胤含 夏志杰/文 房寧 陶知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