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cag0"></strike>
  • <ul id="ocag0"><sup id="ocag0"></sup></ul>
  • <fieldset id="ocag0"><menu id="ocag0"></menu></fieldset>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鎮江:激發“內生”動力 增強“造血”功能 中心村“定制產業”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47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85.13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萬元……這份成績單的“主人”,是江蘇省鎮江市辛豐鎮中心村。作為一個傳統農業村,中心村是怎樣突破農村產業發展瓶頸,推進鄉村振興的?日前,記者來到該村探尋其“發展密碼”。

    圖片 1

    夯實鄉村振興“耕基”

    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走進中心村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黃澄澄的稻谷隨風搖曳,如同一幅流動的油畫,傳遞著豐收的希望。

    中心村下轄12個自然村和18個村民小組,總耕地面積約3100畝,主要種植小麥、油菜、水稻等傳統農作物。“建設高標準農田為糧食高產提供了支撐,還為生產高品質農產品奠定了基礎。”中心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青告訴記者,2023年,該村實施了2000畝高標準農田的提升改造,并新建了300畝高標準農田,讓“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糧田”變“良田”,夯實了鄉村振興“耕基”。

    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中心村已建成泵站2座、溢流堰1座、襯砌渠道3737米、暗渠75米、水泥道路3577米,改造泵站3座,配套分水管涵187座,下田涵65座,埋設穿路涵70座,水利灌溉和耕種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全面升級,滿足現代農業生產需求,增強農業發展后勁,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據王青介紹,隨著高標準農田陸續建成,中心村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顯著提升。數據顯示,該村去年小麥種植面積2788畝,其中2311畝獲得有機小麥種植基地認證;水稻種植面積2993畝,其中600畝納入示范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優質稻麥品種種植比例穩步提升。

    圖片 2

    “量身定制”特色產業

    “鄉村的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只有產業發展壯大,才能帶動鄉村經濟的整體提升。”那么,傳統農業村如何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王青認為,“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是中心村不二的選擇。”

    為此,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的中心村,立足本村自然資源稟賦,“量身定制”特色產業,確立了以農田秸稈綜合利用為主的生態循環農業項目,包括秸稈堆肥項目和秸稈種植赤松茸項目。據介紹,中心村每年產生農作物秸稈超過3000噸,通過秸稈收集堆肥、微生物菌漚制發酵等工藝流程,可就地將秸稈制成有機肥料,解決小型家庭農場為生產單元的秸稈離田難點,并提高土壤通透性,減少化肥的施用量,提高農產品品質。利用水稻秸稈種植赤松茸菇,生產一畝菇可“吃掉”10余畝秸稈,采摘后的菌糠還可以直接還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赤松茸是一種珍稀食用菌,享有“素中之葷”“菌中之王”的美譽。年初,中心村對秸稈栽培赤松茸項目進行了多次考察和調研,并邀請相關專家制定了項目可行性方案。按照常規每平方米產鮮菇12公斤計算,市場價每公斤10元進行售賣,畝產值相當可觀。

    為了進一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經濟韌性,中心村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多元模式,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主要從事集體資產管理、集體資源開發與利用、農業生產發展與服務等。創辦“溫辛科技有限公司”,承接部分村級小微工程。今年承接了全村122戶戶廁改造工程,預計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4萬元。成立“溫辛農業合作社”,在全村推進機械化、新品種、綠色種植,促進糧食產量、品質雙豐收,讓“糧倉滿、飯碗穩、錢袋鼓”成為農民可實現的愿景。

    圖片 3

    “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門前池塘干凈了,看著心里都敞亮啊。”中心村溝西二組的一個水塘由于長期無人管理,導致水花生、浮萍泛濫。為此,村組聯手進行清淤改造,池塘再現清水碧波,水鄉人家塘邊浣衣洗菜的一幕也再次回歸。

    王青介紹,隨著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村黨支部的組織力、號召力強了,服務群眾的底氣和能力也不一樣了。

    近年來,中心村投入106萬元打造美麗鄉村,治理黑臭水塘、建設健身公園、鋪設瀝青路面、新建停車位、對老舊墻面進行出新、繪制鄉風文明彩繪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同時,中心村利用村里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圍繞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體服務、科技科普、健康普及等內容,廣泛開展一系列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向基層深處,不斷提升村民幸福指數。看到村民喜愛跳廣場舞,中心村成立了一支純本土化鄉村文藝宣傳隊——中心村舞蹈隊,隊員最小的年齡35歲、最大的70歲,節目大多為村民自編、自導、自演。

    看到許多村民平時工作忙,顧不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村關工委聯合江蘇大學機械學院、教育學院創建“特色示范校外輔導站”,關愛“留守兒童”。此舉,先后獲得省、市、區關工委和精神文明辦表彰。(崔寧華)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蜜臀98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不卡无毒|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制服丝袜在线|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freesexvideos精品老师毛多|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91精品手机国产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CHINESE中国精品自拍|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 日本人精品video黑人|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国产一二|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