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二十四節氣的指針悄然劃過“立秋”,江蘇廣袤的田野正見證著一場現代金融與農耕文明的深度交融。作為農業大省,江蘇始終將鄉村振興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命題。近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江蘇省2025年強農惠農政策清單》,系統梳理了糧食穩產保供、農業科技推廣、農村改革等8大類107項惠農政策,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在這幅生機盎然的鄉村振興畫卷中,平安融易(江蘇)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簡稱平安融易)精準把握政策導向,以創新金融服務破解農戶融資難題。從蘇南水鄉到蘇北平原,平安融易的金融“活水”正潤澤千家萬戶,助力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變為現實。
高溫下的“及時雨”:一小時借款守護蛋雞養殖戶
雞沒有汗腺,不會出汗,這使得它們對溫度變化格外敏感,因此有俗語說“小雞怕冷大雞怕熱”。而今年夏季格外炎熱,持續的高溫讓宿遷市沭陽縣的一名蛋雞養殖個體戶徐先生犯了愁。
由于雞籠通風設備老化,38℃的高溫導致蛋雞產蛋率大幅降低,加之飼料漲價,需要提前儲備飼料,一時間花錢的地方多了起來,徐先生手中的資金也不夠用了,怎么辦?
徐先生立刻想到了平安融易。之前他在平安融易申請過兩次借款,利用那些借款資金,他的養殖場從幾年前開始的1000多只蛋雞,陸續發展壯大至現在的1.6萬只的規模,并與當地好幾家農貿市場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系,生意紅紅火火。
這次,在平安融易宿遷分公司咨詢顧問小李的幫助下,10萬元的借款1個小時左右順利到賬。“多虧了平安融易的資金幫助,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再次渡過難關。”徐先生對咨詢顧問小李感激地說。
拿到借款的徐先生迅速更換了通風設備,提前儲備了飼料,雞群狀態逐漸好轉,產蛋率也逐漸穩定了。“現在雞舍溫度穩在28℃,蛋雞吃料歡實,昨天撿蛋稱了稱,產蛋率從65%漲回88%!”徐先生摸著光滑的蛋殼笑道,“平安融易的融資服務真是‘及時雨’。”
(圖為徐先生經營的蛋雞養殖場)
梨園里的“金融魔術”:從“春困”到秋收的蛻變
“春看桃紅梨白,夏聽高樹蟬鳴,秋收累累碩果,冬踏白雪飛歌。”說的是鹽城市龍岡桃花園。這里特殊的沙地土壤、甘甜的蟒蛇河水孕育了高品質的萬畝桃梨果樹。
鹽城龍岡的沙質土壤上,劉大叔的梨園正迎來豐收季。但時間倒回半年前,這位老梨農卻因春管資金缺口急得嘴角起泡。平安融易鹽城分公司的咨詢顧問譚丹帶來的融資方案,讓10萬元資金當天到賬,劉大叔及時完成了關鍵的疏花、授粉作業。
如今,今秋梨園豐收,品質也更佳,劉大叔感激地道出了眾農戶的心聲:“多虧了平安融易的高效服務,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才有了今年的好收成!”
(圖為劉大叔豐收的梨園)
無獨有偶,宜興龍林有機種植合作社的費師傅也遇到了難題——想擴大農場種植規模,引進翠冠梨新品種,可資金缺口成了攔路虎。
正當費師傅愁眉不展時,平安融易無錫分公司的咨詢顧問馬婷婷主動上門,深入了解費師傅的種植規劃、農場經營等情況后,迅速制定融資方案,50萬元資金隨即到賬。費師傅立即購置翠冠梨樹苗、改良土壤、搭建防護設施……到了收獲季,果園里翠冠梨掛滿枝頭,果香四溢。
平安融易無錫分公司的這次助力,成為費師傅農場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償還借款后,利潤十分可觀。費師傅笑著說:“金融‘活水’澆灌的,不僅是果樹,更是鄉村振興的甜日子。”
一直以來,平安融易積極響應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綱要目標,充分發揮服務城市小微企業的能力,通過多方合作創新支持鄉村小微群體經營與發展,協助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截至2024年底,平安融易已累計向近300名農村合作社帶頭人及農創者提供幫扶資金近1.6億元;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啟動2024年“惠農金”項目,在甘肅、云南、黑龍江、吉林、安徽5個省,扶持8個項目,共計實現800萬元母親創業循環金的投放……為推動鄉村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進步作出積極的貢獻。平安融易表示,未來將繼續聚焦涉農產業和小微企業,通過創新金融產品降低融資門檻,解決農村地區融資難題。通過持續優化普惠金融產品、拓寬服務邊界,為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金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