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第三批69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下達,專項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透露出提振消費、撬動內需的惠民誠意。
2025年國家補貼政策迎來關鍵發力期,但真正的考題才剛剛開始。國補“強心針”下,企業如何借勢跳出“補貼舒適圈”,鍛造自身市場競爭力?面對被補貼政策充分點燃的消費活力,企業如何主動作為,讓政策成為發展“強心劑”,而不是淪為“大鍋飯”?
資金就位,政策環境趨穩
工作日的下午,蘇寧廣場旁搭起的集裝箱家電展區里,不少市民正圍著工作人員咨詢補貼詳情。市民何先生帶著女兒一起,爽快地預存50元,鎖定了一臺心儀的冰箱。“新家9月份裝修完,正等著添置家電,關注了這么久,終于可以用上‘國補’了!”何先生選中的這臺冰箱掛牌價11999元,單品直降后可使用蘇寧廣場店開業50抵500預存優惠,再疊加20%的國家補貼,最終入手價僅需6959元,相當于打了6折。
何先生享受到的實在優惠,得益于以舊換新政策的穩步推進。8月初,今年第三批690億元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已下達完畢,主要覆蓋家電和3C數碼產品,延續購買一級能效家電補貼20%、二級能效補貼15%、3C數碼最高補貼500元的標準。
政策環境趨穩,無疑給消費者和商家都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為消費市場注入持久活力。“國補”東風下,無錫蘇寧易購主動出擊,打造“818大促”活動,聯合頭部品牌,策劃家電秒殺、以舊換新補貼加碼等多重優惠,與“國補”政策形成強力共振。“消費者‘買買買’的熱情顯著提升。”蘇寧易購無錫大區門店運營總經理王曉玲介紹,平臺數據顯示,近期中央空調銷售同比暴增621%,清潔電器增長54%。
各顯神通,主體意識增強
今年1—6月,全市限上零售企業汽車類銷售同比增長11.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同比增長27.5%、通信器材類銷售同比增長12.6%,以舊換新政策成為消費市場的“及時雨”。火爆的銷售情況一度導致“國補”限額管理、限量發放,也傳遞出一個信號:企業不能僅靠政策“喂飯吃”,關鍵還要學會自己“掙飯吃”。
在政策持續拉動大宗消費的同時,無錫企業的主體意識正不斷增長,通過升級服務、拓展市場尋求新路。今年6月,電動自行車品類國補資金告罄,無錫電動車企業迅速啟動“接力賽”,針對銷售旺季推出“廠補”接檔,不同車型可享500元左右的廠家補貼,舊車回收還可抵扣200—600元,協同發力延續“消費紅利”。京東發揮線上平臺優勢,推出“三免四不限”服務,舊機免費上門、免費拆卸、免費搬運,不限舊機購買渠道、不限品牌、不限年限和不限品相,極大降低了消費者的換新門檻。
更多平臺、企業選擇深入社區,加速從“銷售中介”向“生態樞紐”的轉型。今年以來,華廈家居港摒棄傳統“守店”模式,主動深入社區開展“夏至繽紛行”主題活動、走進交付現場精準營銷等,把握新居品質提升、老房功能煥新等多種需求,助力新業主享受一站式便捷購物體驗、老舊社區了解家居領域專業服務。“打通‘最后一公里’,精準的營銷方式提升了商戶的銷售效率。”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華廈家居港針對市民在家居服務領域設計、選材、驗收等多方面核心痛點,舉辦16場活動,吸引超80個品牌參與,成功打開銷售增長點,做到場場有開單,場場有效果。
創新驅動,消費觀念改善
今年以來,無錫以舊換新參與門店、品牌數量不斷擴容。截至6月底,消費品以舊換新11大領域累計使用補貼資金約15.19億元,直接拉動消費約143.56億元,“乘數效應”不斷增強,惠及消費者超百萬人次。
以舊換新的一大作用,是激活了消費者對高品質、新功能產品的需求,新品類、新技術的滲透率在政策紅利下攀升。隨著消費者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愈發顯著,以近期熱點的家電產品為例,綠色產品成為選購主流。
這股追求品質的消費新風尚,催生了市場的新亮點與新賽道。小天鵝洗衣機新推出的小烏梅3.0系列,憑借蒸發器專利自清潔功能、純平全嵌設計,精準擊中升級需求,京東平臺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小烏梅3.0全系列洗衣機成交金額破億元,證實了技術突破才是為存量市場開辟增量空間的核心舉措。線下體驗也在同步升級。眼下蘇寧易購蘇寧廣場店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裝修,升級后的MAX旗艦店將于9月開業,打造智慧廚房、舒適客廳、影音娛樂室等眾多實景生活空間,以真實家居場景為藍本,讓消費者直觀感受科技如何賦能未來生活。(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