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構建千億級合成生物產業集群,常州向世界遞出了“中國生物制造”新名片。5月13日,一場引領生物經濟未來的重要大會——合成生物技術成果路演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綜合績效評價會在常州啟幕。作為國內合成生物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常州高新區借此次活動,以“成果轉化+項目評價”雙輪驅動,加速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創新高地。
當天,常州高新區“以投帶引”再結碩果:常州眾庫安糖管家項目、山東大學酶促基因合成項目、動物營養及育種項目、新加坡國立大學健康食品創新中心4個項目簽約落戶,合成生物再添新力量。
“常州,我們慕名而來!”談及項目落子,新加坡國立大學健康食品創新中心項目代表付才力激動不已,“常州的區位優勢、港口資源以及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優質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堅定了落地的決心。”
付才力提起了新加坡項目團隊第一次來常考察的情景:政府和專家團隊全程陪同,并給予了專業的指導和建議。“政府的高度重視,讓我們在接洽過程中感到特別溫暖。尤其是許多項目團隊落地這里時積累的經驗,他們克服困難、實現項目成果轉化的過程,都對我們的項目有借鑒意義。”付才力介紹,創新中心將瞄準食品生物合成領域,通過中試放大技術賦能初創企業,未來將依托常州產業生態加速技術轉化與市場拓展。
作為活動的核心環節,合成生物技術成果路演搭建起資源整合、項目協同、人才交流、資本對接的平臺,為科技創新力量賦能。
中合基因團隊帶來的“綠色DNA合成裝備及配套產業化項目”引發關注。該項目核心技術突破傳統化學合成局限,通過生物酶法實現“一鍵式”DNA合成,不僅成本降低,且具備無污染、合成長度長、自主性強等優勢。“就像生物界的‘傻瓜相機’,一鍵即可合成,推動基因合成從專業實驗室走向客戶終端。”中合基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楚夢天介紹,公司全國首條全流程綠色環保產線已于今年3月投產,4月啟動預售,預計6月實現商品機銷售。
作為全國聞名的制造業城市,常州圍繞“北有天津、南有深圳、中有常州”的產業格局,前瞻布局合成生物賽道,已初步構建起包括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在內的“一城四園”產業格局。
在常州高新區,合成生物不僅是實驗室里的奇跡,更是產業鏈上的共生。自2023年與黃和院士共建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以來,以每15天落地1個優質項目的“常州速度”撬動未來產業新藍海,推動形成“基礎研究—技術攻關—中試轉化—產業應用”的全鏈條生態。2024年,常州高新區累計引進賽橋生物、中合基因等30個項目,今年一季度再添10個新項目。全區49家合成生物重點企業2024年實現產值80.5億元,全市貢獻度超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