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丁鐵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愛衛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4個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推進健康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公布。《指導意見》明確了健康鄉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要求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健康保障。
在鄉村全面振興視域下,健康鄉村建設一頭連著國家戰略,一頭系著民生幸福,是筑根基、強保障、利長遠的民心工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推進健康鄉村建設”這一戰略目標。《“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強調: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因病返貧致貧動態監測機制。《指導意見》及時公布,為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提供了“路線圖”,既體現出新時代的呼喚,也順應了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常州市岑村村依托村級醫療衛生室,建設集健康咨詢、志愿服務、心理輔導、應急救護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健康服務“陣地”,為村民群眾健康服務提供了諸多便利;鹽城市洋灣村200多平米的村級衛生室,不但設有全科治療室,還設有中醫治療室,3名醫生分別與全村800多戶家庭簽約,開展家庭醫生服務……近年來,我國持續增強基層和農村的醫療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
健康中國遇見鄉村振興,健康鄉村建設加速前行。《指導意見》對健康鄉村建設作出明確部署:到2030年,鄉村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居民能夠便捷獲得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個人醫療衛生負擔可承受;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到2035年,建成健康鄉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鄉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差距和居民健康水平差距顯著縮小。《指導意見》抓住2030年和2035年兩個時間節點,明確提升鄉村醫療服務水平、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改善鄉村健康環境等8項重點任務,目標清晰、任務具體、行動有力。
農民的幸福日子就是健康和富裕,而健康和富裕又是相輔相成的。堅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以鄉村兩級為重點,補齊農村衛生健康服務短板,統籌各方面力量和政策措施協同推進,將更好地維護農村居民健康。健康鄉村建設不僅要以基層醫療、公共衛生、保健和醫保為關注點,還需從醫養共建、人才振興、區域共享、智慧醫療等方面著力,推動健康產業提檔升級,更好地服務廣大農民群眾,為鄉村振興護航。各地要以《指導意見》為行動遵循和指南,在落實上見真章,推動健康鄉村建設“加速跑”,把“路線圖”變為“實景圖”。
健康鄉村建設任重道遠,不僅關乎個體健康福祉的提升,更關系農村經濟和社會的整體進步。全力以赴夯實“健康基底”,為鄉村全面振興賦能,時不我待。(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