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奮起抗爭14載,取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背后是中國人民付出了3500多萬軍民傷亡的巨大民族犧牲。8月15日,各地開展多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帶領大家重溫烽火歲月,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追尋紅色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
日前,淮安市淮陰區組織30余名小學生走進張純如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學生們深入了解了華裔作家張純如的感人事跡。參觀活動讓孩子們在歷史的熏陶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和平的珍貴,也讓愛國主義情懷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淮安市淮陰區高家堰鎮韓橋中心小學學生王珞欣說:“我們應該勿忘國恥,不要忘記南京大屠殺那件事。我在生活中應該和張純如做一樣的人,又勇敢又正義?!?nbsp;
鎮江句容華陽街道組織20多名困境留守兒童走進句容市茅山紅色教育基地,讓孩子們在一件件紅色文物和故事中觸摸民族記憶,筑牢“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精神信念。鹽城阜寧開展青少年紅色研學活動,在停翅港新四軍軍部舊址,老黨員深情講述革命歷史,帶領孩子們重溫烽火歲月,領悟“鐵軍精神”的深刻內涵。連云港市夾山中心小學組織部分師生走進抗日山烈士陵園,師生們手持描紅筆,小心翼翼地為烈士墓碑描紅,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深入了解小沙東海戰等戰役,以及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
連云港市夾山中心小學學生鐘毅說:“他們用生命擋住了炮火和侵略,才讓我們有了溫暖的教室和無憂的童年,我們要把這份感動藏在心里,認真學習,好好成長,用自己的擔當去建設祖國和家鄉?!?nbsp;
【96歲抗戰老兵回憶抗戰勝利時刻】
8月15日,抗戰老兵王承堅身著軍裝,回憶抗戰勝利時刻。1930年5月,王承堅出生于海安市雅周鎮。1945年5月,王承堅報名參加了新四軍蘇中三分區衛生部衛校學習醫務,正式成為新四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回憶當晚的場景,王承堅記憶猶新。
抗戰老兵王承堅說:“我們衛校的領導說同志們靜一靜,大消息,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我們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大家是無形之中把帽子向天空扔,互相擁抱,互相說我們勝利了?!?/p>
今年96歲的王承堅喜歡攝影,他說他要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現在的幸福生活。
抗戰老兵王承堅說:“抗日戰爭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這個都是有目共睹的,年輕人要接好老一代的班,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紅色基因種子繼承下來,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