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吸收網民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意見建議作出重要指示。總書記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給予充分肯定,評價其“參與度高、覆蓋面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并強調“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吸納”。
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深深扎根于人民沃土。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從田間地頭的“土辦法”,到直播間里的“金點子”,民聲所聚之處,正是政策生根發芽的沃土。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造精神,匯集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
網絡架起“連心橋”,鍵盤敲出“金點子”。組織征集網民意見建議,堪稱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數字時代的生動“打開方式”。與時俱進的互聯網技術打破了時空的“圍墻”,讓天南地北的普通人,動動手指就能為國家發展藍圖“添磚加瓦”。廣大網民圍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議題,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和社會觀察出發,為國家的發展方向、政策制定積極建言獻策。從關乎科技創新領域的關鍵突破路徑,到民生保障層面的具體改善舉措;從生態保護過程中的難點攻克策略,到社會治理環節的優化提升方法,樁樁件件,細致入微。網民們熱情“刷屏”建言,無論是為素質教育發聲、為就業機會鼓勁,還是為養老服務獻策,都是人民當家作主最鮮活的“現場直播”。
“草根智慧”顯身手,百萬建言匯成海。“正確的道路從哪里來?從群眾中來。我們要眼睛向下,把頂層設計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回看“十四五”規劃編制時,首次“網絡問計”就收獲滿滿——短短兩周,超過101.8萬條建言涌來。其中,來自基層的“互助性養老”等好點子直接被寫入規劃文件,真真切切改變了政策走向,溫暖了千家萬戶。這次“十五五”規劃的網絡“意見箱”開得更大,參與熱度更高,覆蓋面更廣,累計收獲網民建言超過311.3萬條。這些建議廣泛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領域,涵蓋了產業升級的方向探討、社會福利的優化思路、文化傳承的創新舉措以及生態修復的具體方案等。每一條建議背后,都跳動著一顆向往美好生活、關切國家發展的赤子之心。
“好聲音”變好政策,好制度凝聚大合力。問需于民,有關部門認真“淘金”、研究吸納這些意見建議,就是把百姓的期盼“織”進國家發展的藍圖里,真正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好比為政策“量體裁衣”,而民眾的呼聲就是最合身的“尺碼”。同時,重點工作重大工程網絡征求意見活動常態化、制度化,讓問計于民貫穿政策制定、項目實施的全鏈條,確保決策更“接地氣”、更順民意。當小區里立起智能快遞柜,當課后服務課堂飄起陶泥香,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我的聲音管用”,全過程人民民主正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和內容,保障每一位公民都能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澎湃動能。
人民當家作主,體現在實實在在的決策過程中,體現在人民對國家事務的有效參與里。“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吸收網民意見建議,彰顯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蓬勃脈動。未來,持續拓寬民意表達渠道,讓社區議事廳熱起來、網絡留言板活起來、基層懇談會實起來,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必將讓人民在國家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凝聚億萬群眾的磅礴力量,“中國號”巨輪必將乘風破浪,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王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