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炎炎夏日,來自外地的程先生抱著9個月大、持續高燒腹瀉的兒子匆忙踏入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大門。他的孩子持續發燒腹瀉十余天,在當地被診斷為輪狀病毒感染,來到南京進一步治療。
“這回就診體驗很不一樣,不用抱著孩子來回跑,一棟樓里就能完成所有檢查。”從邁進醫院到醫生給出診斷,前后不到兩小時,拿到檢查報告,程先生緊繃的神情明顯松弛下來,“通過醫院的一站式服務,很快確診孩子患的是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護士站很快為我們辦好入院手續,整套流程特別順暢。”
正值暑期,各醫院的兒科迎來就診高峰。不少走進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薩家灣院區的市民,都和程先生一樣發現了新變化——過去常常擁擠不堪的兒童門診,現在與急診集中在一棟小樓內,和成人診區完全分離,方便家長尋找。診區內整合兒科藥房、輸液室、檢驗科等,涵蓋分診、掛號、繳費、檢驗、取藥等八大核心功能,形成“一站式”診療閉環。
這樣的變化,得益于今年5月以來正在全省推進的“兒童就醫更順暢”惠民實事。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省衛生健康委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推進學習教育整改整治的重要內容,引導衛生健康系統各級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回應關切,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靶向施策、立行立改,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優化辦事流程、解決急難愁盼的實際行動。
“在一次次走訪和調研中,我們關注到不少幼兒患者家屬反映,帶孩子看病要跑掛號處、服務臺、檢驗科好幾個地方,家長折騰孩子也受罪。還有醫患反映,秋冬季節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時,低齡患兒與成人患者間的接觸,會增加交叉感染風險……”省衛健委有關處室負責人說,聚焦這些痛點堵點,省衛健委指導全省公立兒童專科醫院、二級以上婦幼保健院及綜合醫院兒科共200多家醫療機構,通過全面實行分時段預約、推行診區“一站式”服務、拓展導診服務、實施候診候檢信息動態提醒、推行診區(間)支付、提供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舉措,進一步優化兒科設施環境布局和就醫流程,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的便利化、舒適化、智慧化水平。
“兒童就醫更順暢”惠民實事的形式都有哪些?如何給病患及其家屬提供便利?
流程瘦身、效率提升。在江蘇省婦幼保健院,記者看到,患兒經預診后,家長可根據病情在預診臺、手機或自助機上自助開具血常規、C反應蛋白或胸片等檢查單,待檢查完成后再前往診間就診,這意味著,患者就診前就可“自助開單”。該服務實施后,患兒平均在院就診時間由原來的90分鐘顯著縮短至50分鐘左右。
主動服務,精準解難。“病人不動我們動。”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朱丹榮告訴記者,醫院為住院患兒協調建立了便捷的床邊檢查通道,除了CT、磁共振等使用大型設備的檢查外,如血生化、X線平片、超聲檢查等均可在病房完成。出院時,患者可以直接在病區把所有手續辦完,收拾好行李就能直接回家。患者分流到各個病區無須在收掛處集中辦理,排長隊的情況也基本不存在了。
負擔在減,責任不減。在南京市兒童醫院,日間手術的“短平快”模式讓患兒少受罪、家長少受累。“現在日間手術占比超50%,患兒24小時內即可完成出入院,平均治療費用降低約1200元/例,像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手術,平均住院時長從3天縮至1.1天,平均治療費用降低1400元/例。”南京市兒童醫院日間病房護士長陳婷介紹,日間手術“速戰速決”,安全保障卻絕不含糊。醫護團隊每天電話隨訪,詳細詢問術后恢復情況,必要情況下會及時上門,對患者進行檢查或護理。
“兒童就醫更順暢”各項舉措實施以來,患兒家庭滿意度提升,是最直觀的變化。這份實實在在的就醫獲得感,也是全省衛健系統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書寫健康惠民的溫暖答卷。省衛健委有關負責人說:“我們將以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動員黨員干部經常性下基層、走一線,真聽問題、聽真問題,以雷厲風行、真抓實改的作風,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把實事辦到群眾期盼的關切點上。”同時,及時總結一批各地醫療衛生機構的好經驗好做法,在全省面上推廣,真正讓服務為民、健康惠民成為常態、取得長效。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林元沁 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