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暖起來,經濟才能熱起來。今年以來,無錫消費市場呈現出穩健增長與擴容提質的雙重亮色。從新進潮牌掀起打卡熱潮,到多家綜合體煥新升級,再到政策紅利撬動千億市場……在需求升級與供給優化同頻共振下,1—6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308.1億元,同比增長4.7%。
以舊換新,大宗消費“破浪”增長
得益于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持續加力,今年以來汽車消費延續火熱行情。
走進無錫江海西路特斯拉中心,前來試駕、體驗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兩輪市級補貼帶動無錫門店銷售情況格外亮眼。”店長龔嘉巍回憶,相較其他城市,無錫的政策動作快、補貼發放直接,一度產生了“虹吸效應”,不少浙江、安徽等周邊省份的消費者專程來錫購車。
今年無錫先后發放兩輪共4萬個市級汽車消費補貼名額,最高補貼4000元,吸引全市超300家門店參與,疊加“國補”“省補”,帶動銷售額超9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表現尤為驚艷,銷售額同比飆升63.1%。
家電、數碼消費市場同樣熱力十足。上周末,市民王女士通過蘇寧易購的國補煥新服務站,在家門口一站式完成了舊空調回收和新機購置,從評估到安裝只用了3小時,還享受了2000元疊加補貼。“我們配合政策創新推出了‘集裝箱服務站’,聯合品牌廠商一起將家電以舊換新、清洗維修、產品回收、智能體驗等一站式服務送入社區,通過‘政府補貼+廠商補貼+上門服務’模式,讓以舊換新的紅利觸手可及。”無錫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介紹,服務半徑的縮短,疊加政策紅利的放大,有效激活了存量市場。今年整個蘇寧易購無錫城市公司的銷售同比增長了25.3%,其中智能穿戴、清潔電器等升級型產品表現尤為出色。
“今年,全市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使用已超15億元,惠及消費者超百萬人次。”無錫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真金白銀的投入轉化為市場實實在在的動能,大宗消費熱度攀升。今年1—6月,全市限上零售企業汽車類銷售同比增長11.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同比增長27.5%、通訊器材類銷售同比增長12.6%。
供給向新,新業態帶來新活力
今年以來,市民游客一個明顯的感受是:無錫可購、可玩、可逛的去處更多了。
從最貼近民生的零售業開始,一股“新”風激活了無錫消費的“一池春水”。3月,盒馬NB惠山悅尚奧萊店開業,當天客流突破1萬人次,眼下在錫門店數量已升至5家;4月,德國零售巨頭奧樂齊首進無錫,單日銷售額破百萬元,7月19日,第二家門店經開朗詩店開業同樣人頭攢動;永輝超市惠山萬達店躋身第六批胖東來調改名單,預示著服務體驗的全面升級……接踵而至的“新面孔”,帶來的不僅是店鋪數量的疊加,更是消費選擇更豐富、生活品質再提升的清晰信號。
這股新風潮的魅力,在吸引年輕群體上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工作日的中午,記者來到位于運河匯的BASEMENT FG,看到店內有不少顧客正在精挑細選,大部分是20歲左右的年輕女性。這家江蘇首店開業已近兩個月,熱度不減,周末時店內十幾個試衣間都需要排隊進入。
新場景、新業態的蓬勃涌現并非偶然,背后是無錫主動作為、擁抱消費新趨勢的生動實踐。今年上半年,無錫新引進各級品牌首店達125家,其中不乏聚浪PARK、超級三克映畫MEGA等全國首店,密度與質量兼具,形成強大集聚效應。國際品牌矩陣也持續升級,恒隆廣場迎來頂奢品牌Dior入駐,目前正在圍擋裝修;BURBERRY風衣定制及2025春夏新品預覽活動選址運河外灘美術館,英倫美學與運河水韻深度融合。無錫正憑借日益提升的商業活力與城市魅力,成為國內外品牌競相登陸的熱土。
政策出新,雙輪驅動激活新動能
做大消費蛋糕,政策引導是先手棋。今年以來,《2025年樂享新春·巳巳如意促消費旺文旅十項措施》《無錫市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發展促進服務消費擴容升級的實施意見》《推進無錫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密集落地,聚焦提振消費接續用力。從支持首發首秀,到挖掘新興需求、優化服務供給,政策暖風持續吹拂,推動文旅出行、體育健康、寵物經濟等新型消費多點開花。
政策搭好臺,活動唱大戲。眼下“蘇超”賽事正酣,無錫主動出擊,借賽事機遇炒熱消費。梁溪區的“蘇超之夏”歡購夏夜市集熱鬧開市,品牌酒店奉上地道錫幫菜,繽紛美食挑動味蕾;錫山區開啟“蘇超之夜 嗨啤一夏”2025“錫夜精彩”錫山夏季消費活動,圍繞蘇超熱點推出八項促消費舉措,超百家商戶憑票根可享“蘇超消費禮包”;惠山區舉辦蜜桃蘇超·玩“啤”一夏2025惠山區夏季促消費活動,融合水蜜桃元素與城市印記的蘇超無錫限定周邊亮相;濱湖區推出的“濱湖‘717’繽紛Ye生活”與“蘇超”聯動、以美食為媒、用文化引流,點燃市井煙火……
“消費市場的持續回升是政策精準發力、業態持續創新、供給不斷優化的共同結果。”無錫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點明關鍵。當前消費需求日益呈現多元化、個性化、多層次的鮮明特征,單一的政策刺激與促銷活動撬動作用有限,必須堅持“政策+活動”的雙輪驅動,適應消費新形態、涵養消費新動能,才能既把握住當下的熱度,更具備長遠發展的可能性,構建長期繁榮、韌性十足的消費市場,催動消費“馬車”跑得更快、更穩。(祝雯雋、龔燕、實習生 楊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