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 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 ’。”修煉共產黨人的“心學”,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員干部思想道德建設的重大原創性論斷和實踐命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寶貴成果。
從心出發,終致吾心光明,這是中華民族先賢念茲在茲的至高宏愿。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如磐如炬的堅定追求。
讓我們打開這部“心學 ”修煉秘籍,一起感悟中國共產黨人淬心鑄魂的“東方魔力 ”。
千年心學 中華文明的修身之道
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上,簡單幾筆勾勒出的“心“字象形,已展現出古人對生命的樸素認知。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認為“心”不僅主導生命延續,更是人類行為的源頭。《大學》有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指出“正心”是修身的基礎,繼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驛后徹悟“心學”,力倡通過內心修煉達到自我完善和超越。
南京大學教授徐小躍指出:“整個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修心是根本。王陽明心學四個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其宗旨在于有怎樣的心念就會產生怎樣的理行。陽明心學目的是要‘恢復人的本體’,就是人的本心、初心,即仁愛、公正、恭敬、良善、誠信、孝悌、忠直、廉恥。如此,就無愧于天地,無愧于良心,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
從追尋馬克思主義真理之光,到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脈,中國共產黨人在百年接續奮斗中,鑄魂守根,賦予“修心”之學以新的內涵,積淀起持久豐厚的心靈秘籍,淬煉出無堅不摧的精神利刃。
淬火成鋼 共產黨人的信仰堅守
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收藏著兩枚被打磨成心形的銅板,其中一枚鐫刻著“永是勇士”四個斑駁字跡。這是共產黨員郭綱琳在獄中用銅板磨制的心形信物。
1934年,剛剛調任共青團上海閘北區委書記的她,在組織工人罷工時由于叛徒的出賣被捕。面對家人重金求來的“自由”,她堅定回絕,“我不愿造一點點罪惡在我的生命中”。她對獄友說,“我們可以拋棄一切,決不能失去這個比生命更偉大的政治貞操!敵人要槍殺我們的身體,這是無法抵抗的,但我們決不允許敵人槍殺我們的靈魂!”
1937年7月,郭綱琳犧牲于南京雨花臺,年僅27歲。她的事跡告訴我們:信仰是心靈的主宰,信仰是生命的靈魂。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中,這樣的身影比比皆是:走向絞刑架的李大釗發出“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的誓言;面對屠刀的夏明翰寫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壯烈詩篇;面對敵人6天內9次勸降,瞿秋白作出“請勿撕破我的歷史”的鏗鏘回答。
信念的堅守,從不是坦途上的凱歌,而是逆境中的淬火重生。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學斌指出,“堅定信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們代代傳承、攻堅克難的力量源泉,這為我們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了基礎,也提供了養分。”
信仰如磐 共產黨員的安身立命之本
陜西佳縣,有一位醫生,扎根基層50多年,用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對信仰的堅守。
1968年,24歲的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學院一畢業,便被分配到了艱苦的陜西佳縣工作。那里,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三面環水的縣城,兩排窯洞用柵欄一圍就是醫院。新生兒死亡率高,還有產婦得產褥感染、高燒。窯洞里甚至沒有泥,產婦就坐在土袋子上,老人拿家里用的剪子給新生兒剪臍帶。
在當年的入黨申請書里,路生梅鄭重寫下,“黨讓我服從分配到最艱苦的地方,這里不艱苦,何處是艱苦呵,這地方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這里的人們就是最需要我的人們,我要為佳縣人民服務五十年。”
2018年,完成“服務佳縣五十年”承諾的路生梅,已從人們口中的“小路大夫”,變成滿頭華發的“路奶奶”。她再次寫下承諾,“我的生命終將老去,我是祖國培養起來的醫生,要在有生之年把這些知識盡可能多地服務盡可能多的人們。”
無數共產黨人匯聚在信仰的旗幟下,他們閃亮的名字,彰顯著共產黨人的堅守和風骨:治沙造林的模范石光銀,用40多年時間,在毛烏素沙漠筑起一條100多里的“綠色長城”;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張桂梅,拖著病體在云南華坪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兩千多名貧困山區女孩圓夢大學;“敦煌的女兒”樊錦詩,60多年潛心石窟考古研究,為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與永續利用作出重大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郝立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是每位共產黨員的安身立命之本。筑牢信仰之基,有了充足的‘精神之鈣’,我們才能煉就‘火眼金睛’,分辨善惡,抵御腐蝕;才能鑄成‘金剛不壞之身’,遇事不慌,臨難不避。”
信仰,穿越百年,延伸到無限的未來,永遠燭照著共產黨人的奮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