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李紅軍
7月1日,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的光輝紀念日。104年前,在風雨如晦的舊中國,中國共產黨如同一顆閃耀的火種,在嘉興南湖的紅船上點燃,從此照亮了中國革命和發展的漫漫征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百年大黨初心如磐。從最初的幾十名黨員,到截至2024年12月31日,黨員總數達10027.1萬名,中國共產黨走過的每一步都充滿艱辛、鑄就輝煌。
回首往昔,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起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初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又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征程,推動中國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使中國人民逐漸富了起來。
看今朝,祖國山花爛漫,偉大成就世界矚目。科技方面,我國的科技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并行、領跑階段。“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讓中國人邁向星際探測新征程;“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返回,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的重大突破;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成,使我國在射電天文學領域領先世界二十年,為探索宇宙奧秘提供了強大的工具;量子通信技術的突破,讓我國在信息安全領域占據了重要的戰略制高點;高鐵技術更是成為我國的一張亮麗名片,“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也彰顯了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人民福祉不斷增進,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科技的進步不僅推動了國家的發展,也深刻改變了老百姓的生活。如今,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讓老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高效、豐富多彩。網上購物、移動支付、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極大地提高了生活質量。曾經,人們為了購買一件商品可能需要跑很遠的路,如今只需輕點鼠標或手機屏幕,商品就能送貨上門;曾經,看病掛號難、看病貴是老百姓的心頭之痛,現在通過互聯網醫療平臺,患者可以在線預約掛號、查詢檢驗報告,還能與醫生進行遠程視頻問診,讓醫療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還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衛生體系,讓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更加堅實的保障。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影響力不斷擴大。在全球治理體系中,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提出了一系列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更是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讓世界看到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砥礪初心,奮楫篤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作則必成。在新的征程上,我們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但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風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讓我們在黨的旗幟下,攜手共進,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李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