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cag0"></strike>
  • <ul id="ocag0"><sup id="ocag0"></sup></ul>
  • <fieldset id="ocag0"><menu id="ocag0"></menu></fieldset>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抗戰信物·時空對話 |“京字第一號證據”:羅瑾與吳旋的生死守護



    【編者按】

    在關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戰爭中,中華兒女不分階層、不分職業,眾志成城,共御外敵。從硝煙彌漫的戰場到文藝宣傳的陣地,從物資保障的后方到秘密情報的戰線,萬千力量匯聚成不可阻擋的民族洪流。歷經歲月洗禮而留存至今的抗戰信物,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精神的傳遞者。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荔枝新聞推出《抗戰信物·時空對話》系列報道,以“信物”為媒,邀請當代青年與抗戰親歷者的后人展開對話,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探尋跨越時代的青春信念。



    沖印暗房中,伴隨著默念六遍“城門城門幾丈高……”的童謠,一張張記錄日軍屠城暴行的照片在相紙上逐漸顯現。郵差阿昌冒死替換下的底片,最終由走向安全區的林毓秀傳遞出去,成為揭露南京大屠殺罪行不可磨滅的證據。

    電影《南京照相館》講述的是普通人在至暗時刻下的覺醒與守望。電影之外,羅瑾和吳旋接力守護“京字第一號證據”的真實故事,正被更多年輕人看見,南京師范大學的學生晏萌就是其中之一。



    吳旋女兒吳建琦(右)與青年學生晏萌

    事實上,這并不是羅瑾和吳旋的故事第一次走進大眾視野,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們的故事就已見諸于各大報紙、電視中。面對因電影而對這段往事燃起興趣的晏萌,吳旋的小女兒吳建琦回憶:“1995年羅瑾伯伯和我父親重聚,那時候是抗戰勝利50周年,現在是抗戰勝利80周年,30年一代人,這段歷史,我們要一代一代地講下去。”

    “1937年,我父親14歲,日軍已經攻占南京了,在城里燒殺搶掠。當時,南京寧海路設了安全區,父親藏身其中,聽著外面此起彼伏的燒殺搶掠聲,膽戰心驚。”吳建琦說。迫于生計,1941年,時年18歲的吳連凱(后名吳旋)無奈之下,進入位于南京毗盧寺的“交通電訊集訓隊”,學習電報技術。也是在這一年,他與那本承載著沉重歷史的相冊,命運般地產生了交集。



    青年時期的羅瑾

    集訓隊里匯聚了百余名十七八歲的青年,那本相冊的主人,正是其中名叫羅瑾的青年。1938年,15歲的羅瑾在華東照相館做學徒時,曾被迫為日軍沖印相片。在暗房里,他目睹了相片上日寇令人發指的暴行,便冒險將部分照片多印了一份。他前后收集了30多張相片,挑選了其中的16張裝訂成冊。五十多年后,羅瑾含淚回憶起手繪相冊封面的每一個細節:左上角畫有一顆心,心下方滴落五滴血;右下角繪有一把刀,刀下是一攤血;右上角斜著寫了一個“恥”,這是國恥的象征;“恥”字下方的問號發出無聲卻振聾發聵的詰問:“為什么?!”

    羅瑾一直貼身帶著這本相冊。進入集訓隊后,他將相冊藏在鋪蓋下面。一次手榴彈風波打破了集訓隊的平靜,內部要展開徹查。羅瑾深感將相冊藏在身邊不安全,夜晚如廁時,他趁著四周無人,將相冊藏進了廁所墻磚的縫隙里,此后每日前去查看,可有一天相冊竟然不翼而飛了。整個通訊隊只有他是照相館學徒出身,一旦查起來,自己肯定是最先被懷疑的對象。出于安全考慮,羅瑾在第二天就離開了集訓隊。



    青年時期的吳旋

    相冊并未就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吳旋意外在廁所墻根下的草叢里發現了它,簡單翻閱后,他又緊張又氣憤,“這個東西今后可以作為日軍侵略中國的一個罪證,我一定要把它收起來。”

    一天清晨,全體隊員被叫到操場上厲聲訓話,隊中有人私藏照片,不交出來是要殺頭的,當時那本相冊就藏在吳旋的上衣口袋里,緊貼胸口。多年后回想起來,他仍覺心驚,如果近身搜查,自己恐怕就沒命了。深夜他將相冊轉移至佛殿內的隱蔽處,直到從集訓隊畢業才取出,用報紙裹好放在了隨身攜帶的箱子最下層,一藏就是6年,期間他從未給人看過這本相冊,就連妻子也只是簡單提及有這回事。



    羅瑾、吳旋接力守護的日軍罪證(復制件)

    1946年,戰犯谷壽夫被押解至南京接受審判。吳旋聽聞法庭在收集證據,人證雖多,物證寥寥。“他想我這個相冊不就是最有力的證據嗎”,女兒吳建琦回憶。于是,吳旋從床底的皮箱里取出相冊,帶往南京臨時參議會,在書寫證據呈文時,因為激動手不停地顫抖,現場工作人員一度勸慰他“不著急,慢慢寫”。

    “經無數困苦,始終未忍遺棄,以便將來供與敵人清算之資料檢出。勝利以來,此十六張照片始得重睹天日......使殘暴敵寇得以明正典刑。”字字鏗鏘,道盡了吳旋多年來無法言說的憤恨與隱忍。

    這本相冊澆滅了谷壽夫狡辯開脫的可能,南京臨時參議會一九四六年十一月《關于協助調查南京大屠殺案經過概述》中記述:“谷壽夫被偵訊時,曾見面色變,慌亂不能自持。”

    1947年4月26日,谷壽夫在南京雨花臺被執行槍決。“當時萬人空巷,我父親也去看了,得知相冊起到作用了,而且被定為‘京字第一號證據’,他長舒一口氣,心里那塊大石頭終于落地了。”吳建琦說。

    當年從南京毗盧寺離開后,羅瑾輾轉來到福建大田縣,仍從事老本行,開了一家照相館,多年來他一直惦念著相冊的下落。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從新聞報道中得知相冊是被同隊的吳旋撿到并保管的。



    1995年,羅瑾(左)、吳旋(中)、羅瑾兒子(右)合影

    一時間,媒體爭相報道羅瑾和吳旋的故事,也促成了兩人時隔半個多世紀的重逢。1995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吳旋看向走來的羅瑾笑著招呼:“我叫吳連凱,你知道吧?”羅瑾愣神了一下,很快就用南京鄉音喊出了對方當年的綽號“黑皮”。兩位老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吳旋感慨:“我們都存著一顆愛國心”。從意氣風發到兩鬢斑白,這本浸透著中華民族血淚的相冊,將兩個有血性的年輕人連接在了一起。

    回看這段往事,吳建琦感慨,“父親雖然沒有上過抗日的戰場,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守護相冊并呈交的行為具有很大意義。”

    如今,這本相冊作為南京大屠殺案“京字第一號證據”,被珍藏于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它從血雨腥風中走來,由兩位平民英雄在危險中接力守護,終在歷史的審判臺上發出雷霆之聲。這本小小的相冊,承載著民族的苦難記憶,凝結著守護者的赤誠與無畏。它超越了紙頁的界限,成為沉默卻有力的歷史證人,訴說著那段不容忘卻的傷痛與永不屈服的正義,提醒后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監制/王智勇 統籌/劉娟 制片人/沈穎 周詩婕 馮金同 姜弘毅 編導/李愛  攝像/齊敬 顧新剛 俞愷 王澤琛 剪輯/奚宇 視覺包裝/孫偉 喬旭 秦宏圖 陳嘉駿 文稿/李愛 張馳(實習)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线路|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8|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日韩福利视频精品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毛片一区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9久9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av蓝导航精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