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的耐心等待,希望你們盡快確認交期,我們要把之前耽擱的時間補回來。”5月13日凌晨5點,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后的十幾個小時,江蘇華騰個人護理用品有限公司外銷部門負責人劉伙梅收到了來自美國不同客戶的5封郵件,在催發原定貨物的同時,更追加500萬元新訂單。
急,是《聯合聲明》發布后48小時內,揚州杭集外貿企業最直觀的感受。“13日一早,美國客戶就和我們開視頻會議,一方面希望之前積壓的訂單盡快安排發貨,另一方面還追加了200多萬美元新訂單。”江蘇三笑集團執行總經理王敏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線火力全開,爭取在90天內趕出6個月的貨發往美國。
他們在“急”什么?一名在杭集外貿企業駐廠的外國客商透露,此前美國國內“囤貨潮”讓商品庫存變得緊張,為對抗未來的不確定性,利用90天“窗口期”搶貨、囤貨,實際上是全球供應鏈在此次事件中的應激反應。
然而,外部的變化并沒有打亂杭集企業的節奏,亦如一個多月前關稅風波乍起時,杭集企業家們始終專注“自己的事”,在大風大浪中把穩前進的方向。
“我們在搬進新工廠擴大產能之后,一直留有‘安全空間’,讓產能應對隨時可能的變化。”劉伙梅解釋,以此次美國的“急單”為例,公司立即優化產線,協調50多名工人分三條生產線24小時趕制,目前情況來看,《聯合聲明》發布后的首批美國訂單將于5月20日發出。
在三笑集團,美國客戶剛剛追加的訂單和廣交會斬獲的訂單正通過“智慧大腦”合理分配到各條產線;在曙光牙刷廠,美國訂單“解凍”恢復,國內電商平臺直播也沒有停止;在兩面針公司,馬力全開的不止生產線,更有全新打造的口腔產品智能工廠……
對于90天“窗口期”后的外貿形勢,杭集企業表示,龐大的國內市場和政府的幫扶政策,不僅給了他們應對外貿市場風浪的強大底氣,更給了他們驅動未來持續發展的堅定信心。“相信接下去無論是在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企業都能夠繼續做大做強。”劉伙梅說。
記者 露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