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陳佳明 夏涵林 記者 王瑞)為踐行國家“雙碳”目標,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探尋鄉村“減碳”之路,這個夏天,中國礦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光遇未來,‘漁’你‘鄉’伴”社會實踐團隊先后來到相關企業、各鄉鎮、社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
7月11日上午,實踐團首先來到沛縣龍固鎮華潤電力光伏項目,進行企業調研。在“漁光互補”光伏板區,實踐團了解了光伏發電板的原理、設備組成功率和效益以及項目建設過程。“華潤電力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光伏項目帶動龍固鎮‘農光互補’,并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項目總指揮、工程師李振宇說,希望與實踐團深化交流合作,持續助力低碳環保發展和鄉村振興。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新時代青年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在完成實地調研后,7月12日,團隊分組前往山東程子廟村、江蘇前程子廟村,進行鄉村調研和問卷調查,深入了解大型光伏產業對周邊鄉村的影響。隨后,實踐團成員又圍繞漁光互補對城鎮經濟和民生輻射影響開展城鎮調研,并形成了相關調查報告。
據了解,“光遇未來,‘漁’你‘鄉’伴”實踐團自成立以來,立足中國礦業大學“行走的大思政課”,不斷用“接地氣”“冒熱氣”的社會實踐,探尋鄉村“低碳”密碼。下一步,團隊還將持續開展企業調研、鄉村與城鎮社區問卷調查、社區宣講,助力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