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cag0"></strike>
  • <ul id="ocag0"><sup id="ocag0"></sup></ul>
  • <fieldset id="ocag0"><menu id="ocag0"></menu></fieldset>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錦繡四川,再譜華章——文化傳承發展的四川例證

    錦繡四川,再譜華章——文化傳承發展的四川例證(上)

    川觀新聞記者 吳曉鈴

    5月底,300余萬字的《金沙遺址——祭祀區發掘報告》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報告在考古發掘22年后,再次以詳實的材料揭開了古蜀文明都邑性遺址金沙遺址祭祀文化的神秘面紗,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再添實證。

    就在此前不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巴蜀全書》優秀結項。20余位學者耗時13年厘清了蜀學的重要成就和思想體系,摸清了巴蜀文獻的家底,梳理出了歷代巴蜀學人獨具洞見、引領風騷的思想和創新創造。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6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巴蜀文化同樣底蘊深厚,絢麗多彩。近年來,四川不斷通過考古發掘、歷史研究和古籍的收藏與整理,助力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和巴蜀文化,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了巴蜀學界的智慧和力量。

    考古實證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

    伴隨著距今5300年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華文明5000年的文明史舉世公認。5000多年來,中華文明綿延不絕,體現了突出的連續性。

    在成都寶墩遺址,考古人員發現距今4500年左右,古蜀文明就已經在這里開始孕育;2020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發現了距今約4500年的水稻田遺跡,證實古蜀先民早在當時便已開始食用大米。


    成都寶墩遺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在廣漢三星堆遺址,6座新發現祭祀坑出土的精美文物再次證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在中國西南便誕生了獨具特色的青銅文明。

    在成都金沙遺址,考古人員發現在距今3500年至2500年,這里作為祭祀中心延續了一千年。

    而在成都天府廣場,伴隨著東華門遺址的考古發掘,從戰國晚期至明清的文化遺存,證明了成都兩千多年來的城址未變。

    “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四川已經用一個個考古成果進行了實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表示。

    既通過考古構建了四川歷史發展的脈絡,同時也實證了巴蜀文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中華文明的創新和包容,三星堆是一個生動縮影。唐飛表示,正是古蜀先民以開放包容的胸襟不斷吸納來自中原文明和長江中下游文明,這才有了玉璋、三足陶盉以及青銅尊等外來器物在三星堆的出現,“而三星堆更難能可貴的是還具有獨具特色的創新創造能力。在對外來文化和技術的消化吸收基礎上,三星堆先民創造出了神秘浪漫、高大肅穆的青銅神樹、大立人、縱目面具等器物,即使在全世界的青銅文明中也獨特而精彩。”


    6月1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公布了兩件青銅器物跨坑拼對成功的消息。這兩件文物分別是銅罍座倒立鳥足頂尊神像和銅獸馱跪坐人頂尊銅像,器物組成分別來自二號坑、三號坑以及八號坑。

    巴蜀文化的創新基因,還體現在了蜀錦織造技藝上。2012年,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漢代織機模型,證明了2000多年前四川的蜀錦織造技藝已是全球最頂尖的“黑科技”。

    巴蜀文化的包容,同樣在蜀錦織造上烙下不朽榮光。唐代益州大行臺竇師綸在傳統蜀錦織造藝術基礎上融合吸收波斯、粟特等紋飾特點,創造了繁盛隆重的“陵陽公樣”,風靡全球。

    伴隨著鹽源老龍頭墓地考古工作的開展,我們得以了解早在商代晚期到西漢,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及歐亞草原青銅文化便開始交流的歷史,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和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體現。而明末江口戰場遺址、宋元山城遺址的考古工作,對于研究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研究闡釋

    在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推進文化復興,離不開歷史的滋養。在考古實證5000年文明史之外,四川不斷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闡釋,表明四川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并最終從歷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巴蜀全書》首席專家、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所長舒大剛看來,“梳理這些古人的智慧結晶,我們可以看到巴蜀先賢以開放包容的文化氣度,兼容并包、集雜成純、敢為人先、勇于創造,演繹了豐富多彩的制度文明和文化成果。加強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將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尋根溯源提供新的方向。”


    受訪者供圖

    歷史上的巴蜀文化,生動印證了中華文明連續、創新、統一、包容、和平的五大特質。

    “統一性與和平性在巴蜀文化中表現十分明顯。” 舒大剛說,“巴蜀在三皇五帝時就創立了陰陽五行等后來成為全國共同意識的觀念;大禹成九州共主,天下從此一統;中國首部易經《連山》出自巴蜀地區,它從哲學的角度為中華民族樹立了共同的文化觀和天下觀。”

    從古至今,各民族在巴蜀地區也和平相處。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眾多,史學家蒙文通考證西漢以前在此生存的民族多達上百個,其中巴與蜀作為“戎狄之長”,卻和周邊地區相處友好。穿過西南的崇山峻嶺,從蜀地出發的南方絲綢之路一路蜿蜒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印度等地,成為古蜀先民即使群山環繞也要走出盆地的見證。

    回望歷史,我們還可以清楚看到中國歷史上一些重要的發明創造始于巴蜀。佛教第一部雕版印刷的叢書《開寶藏》率先完成于成都,旁證唐宋時期四川雕版印刷的發達;儒家“十三經”的第一次結集《蜀石經》刻于成都,證明“蜀學冠天下”;川人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號稱“方志鼻祖”;第一部婦科著作來自巴蜀……


    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供圖

    近年來,伴隨著四川9座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四川加快構建弘揚中國精神、體現四川特色的研究闡發體系,成果有目共睹。《天回醫簡》的整理出版,再展中醫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長達22卷的《巴蜀文化通史》是國內第一套全面研究巴蜀文化的通史性學術專著,填補了巴蜀文化研究的空白……初步統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學術研究著作已有100余部(種)。這些工程的推進和結果以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我們國家在歷史上創造過很多奇跡,未來國人同樣有能力有智慧續寫輝煌。

    盛世修文

    讓古籍文獻延續中華文脈

    文獻是文化的載體。五千年中華文明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獻典籍,它們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思想智慧和知識體系,積淀著華夏兒女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在國家版本館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要“把自古以來能收集到的典籍資料收集全、保護好,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

    古代典籍卷帙浩繁的四川,以不同方式延續著中華文脈。

    2021年7月,四川省圖書館館長王龍在全省圖書館長會上公布了四川古籍普查數據,“四川已普查發現漢文古籍23萬余部、187萬余冊,有246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數量位列全國第五,西部第一。”

    典籍閃耀光芒,鐫刻巴蜀華章。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建立珍貴古籍檔案、一二級破損古籍本體搶救性修復等推動古籍保護管理和利用措施相繼出爐。

    古籍的安全有了保障。對標《圖書館古籍書庫基本要求》,四川古籍收藏單位全面改善古籍保護條件,全面建成達標書庫,重點古籍全面實行專庫(柜、架)、專項、專人管理。

    珍貴古籍有檔可查。全省共計13家單位的246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373種古籍入選《四川省第一批珍貴古籍名錄》。今年6月,第二批《四川省珍貴古籍名錄》評審也已啟動。

    伴隨著四川省古籍修復中心、西部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等機構的成立,古籍保護工作進一步提速。歷經數百上千年時光的脆弱古籍得到了悉心呵護。

    王龍介紹,為了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四川在古籍修復基礎上已完成再造善本數十種,解決了古籍“藏”與“用”之間的矛盾。如今,四川已完成再造宋刻本《茶經》、宋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明泥金寫本《妙法蓮華經》、明嘉靖刻本《華陽國志》等國家珍貴古籍以及一批特色古籍。而通過各古籍收藏單位的曬書、修復體驗等活動,越來越多的公眾在典籍中感受到了古籍的魅力。

    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跨越時空,為今天的人們提供著精神滋養和前行動力。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直播| 美女内射无套日韩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2tv精品视频t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99精品视频在线|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