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鹽城師范學院文學院與顧吾書社攜手益峰紅藏館舉辦“尋紅色印記,筑文旅新篇”主題活動,深度融合紅色歷史與文旅實踐,探索紅色文化資源的文旅轉化路徑,引導青年學子以文旅視角重溯黨史脈絡,用科技賦能紅色文化的當代傳播。
活動伊始,顧吾書社社長與文學院學子圍坐在一起,以鹽城本地紅色歷史為切入點,圍繞新四軍鐵軍文化和鹽城革命老區展開深入暢談。隨后,《錢毅》一書作者、顧吾書社義工志愿者施東明為學子們帶來了創作分享。他以“史料考據+文學敘事”的雙線模式,詳細講述了自己為還原錢毅烈士的革命事跡,如何輾轉多地搜集史料、走訪烈士親屬與戰友,潛心鉆研的經過。施東明特別提及創作中對紅色文旅場景的構思——他希望將紅色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以及生活中,讓紅色文化以更加創新的方式走入群眾,讓歷史人物從史料走向文旅體驗場景。現場學子圍繞著“如何用年輕化的表達,來激活紅色故事”展開頭腦風暴,提出了許多文旅創新思路。
活動之前,文學院學子們在江蘇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鹽城市黨史教育基地、鹽城市“百姓名嘴”工作室的顧吾書社“文心吾園展廳”,對益峰紅藏館獻展的抗戰史料展覽品,深究細研地開展文旅調研。同學們重點記錄與探尋這370余件展品背后的人物故事與地理坐標,嘗試分析“鹽阜紅色文旅數字地圖”,并就“史料展陳如何融入AR導覽技術”“紅色藏品IP開發”等提出創意方案。
此次活動將紅色文化基因植入文旅產業發展框架,為青年學子搭建了“以史育人、以旅傳史”的實踐平臺。未來,團隊還將與顧吾書社攜手,持續探索歷史資源活化、文化價值轉化的新路徑,讓紅色基因在紅色文旅融合中煥發時代光彩。
通訊員 梁萱怡 周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