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蘇州新聞》聯合市委黨史工辦,推出系列報道《回望抗戰烽火 凝聚奮進力量》,一起重溫發生在蘇州的一場場壯烈戰斗。首先,來了解打響在太湖之畔的“沖山突圍”。
沖山島位于太湖之濱,抗日戰爭時期,是太湖游擊隊整訓、活動的主要據點。1944年9月9日,中共蘇西縣委50多名縣、區干部和民兵骨干集中在沖山島訓練。不料,因叛徒告密,一場突然襲擊迅速逼近。
新四軍太湖游擊支隊紀念館講解員花蕾介紹,訓練班由縣委書記薛永輝負責,下午4時,日偽軍300余人乘汽艇包圍了沖山島,敵人登島后進行梳篦式搜查,他們封鎖村莊,抓人燒屋,威逼群眾,非常殘酷。面對強敵的突然包圍,薛永輝迅即命令短槍隊進行掩護,分組下蘆葦蕩隱蔽,夜里又組織會水的同志泅水突圍,在敵人的搜捕中,部分同志成功突圍,部分被抓捕。
當天的戰斗異常激烈、危險重重。敵人還逼迫沖山村民用竹竿、扁擔壓倒蘆葦,尋找游擊隊員和民兵,甚至喪心病狂地運來一桶桶汽油,在蘆蕩中燃起熊熊大火。最后只剩下五人,隱蔽在蘆葦深處。
花蕾介紹,上有蚊子叮,下有螞蝗咬,餓了只能挖蘆根,捋稻谷充饑,過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生活,但是他們最后以堅強的毅力,在沖山群眾的掩護下一次又一次機智地躲過了敵人的搜索,整整在蘆葦蕩中被圍困了20天。
突圍出去的干部設法派小船營救薛永輝等人,但沒有找到他們的蹤跡。也有人故意放出“薛永輝等已經突圍離島”的消息,動搖日偽軍軍心。新四軍還派出部隊在沖山島外圍游弋,尋找機會營救。在這樣的情況下,日偽軍才于9月29日撤走。五位同志成功脫險之后,由當時的偽保長李柏祥接到家中悉心照料,這才修養恢復,重返抗日戰場。
“蘆葦蕩出來就到我們家里,我爺爺跟奶奶熬稀飯粥,給他們洗衣服,換衣服,當時他們新四軍就在我們這里的,一直在這里住,是個聯絡點,老屋一直保留在這里,給后輩紀念。”“紅心保長”李柏祥孫子李菊生說。
“沖山突圍”的成功,使太湖地區人心振奮,增強了當地民眾奪取抗戰最后勝利的信心和決心。
如今,當站在沖山太湖閣前居高遠眺,煙波浩渺,蘆葦叢生,沖山村亦是一片祥和,如此美好的生活圖景來之不易,而沖山突圍的故事至今仍在這方水土流傳,也激勵著太湖兒女團結拼搏,砥礪前行。
如今的沖山村,依托 “紅色美麗村莊” 建設,構建 “紅色旅游、綠色生態休閑旅游、工藝佛雕” 三大特色經濟,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來,為傳統村落發展注入新活力。2024年,村集體收入506萬元,村集體資產總額達8422萬元。
原沖山村黨支部書記、宣講員李克勤說,現在沖山村是5個村并起來了,這幾年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總的來講,生活有了保障,基本上房子都翻了樓房,很感謝共產黨的,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現在的幸福生活。(來源:蘇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