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大江流日夜,改革曲未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江蘇考察,先后賦予江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等重大要求。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提出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繼續走在前列的目標。近一年來,各項改革舉措在江蘇深入實施,成效顯著,激發強勁發展動能。8月4日起,《江蘇新時空》將推出系列報道《改革勇爭先》,聚焦全省各地深化改革的鏗鏘足跡和鮮活實踐。
提到南京最受年輕人歡迎的旅游景區,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一定榜上有名。這座坐落在南京城北快30年的老牌動物園,近年來網絡熱度不斷增加,接待量屢創新高,贏得口碑和流量的“雙豐收”。它是如何做到的?
湖南游客王可涵、吳曉雪說:“我們來南京只有一天,專門來到紅山森林動物園,都沒去別的地方。”
這個暑假,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日均游客量超過1.5萬,外地游客占到近八成,成為南京旅游的必打卡點之一。
紅山的魅力在哪里?走在紅山動物園里,與傳統印象里的動物園不太一樣,動物不再被分類“圈養”在鐵籠子里,而是在還原的野生環境里展示天性。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食草片區副主管張藐說:“小熊貓在樹上采食嫩葉,小麂在林中穿梭,鸕鶿在水中捕魚……我們希望游客能看到動物的健康自然生活狀態,我們也希望動物有充足的躲藏空間,因為每個動物都需要安全距離。”
“一切以動物為先”,這是紅山動物園在應對傳統動物園轉型發展中給出的選擇。改造老舊場館、取消動物表演和付費投喂、開展野生動物收容救助……一系列走在全國前列的“破題”之舉,樹立起行業標桿,形成了從傳統動物園向現代生命教育平臺轉型的破局之路,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社會對動物保護的態度。
游客俞劉浩說:“看著這些動物都非常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這里我感覺得到了放松,人和動物可以得到很好的和諧相處。”
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保護投入增加帶來經營壓力增大。2020年,一場關于動物園如何生存的網絡直播“出圈”,再次引發全國關注。當時動物園負責人提到,會有一波旅游的報復性反彈,可是我等了三個多月,還沒有多少人來報復我。未來動物園如何生存下去,讓我很焦慮……
過去主要靠門票收入的動物園該怎樣抓住機遇?紅山動物園不等不靠,率先投身市場和網絡洪流,再次果斷地進行改革。飼養員化身“主播”,對著直播鏡頭講述日常故事。賦予每只動物獨特的個性,打造出“杜杜”等人氣角色。策劃“動物愛心認養計劃”等活動,集聚大批“鐵粉”,形成了口碑傳播的強大效應。和各大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文創產品,持續擴大動物園的IP影響力。
游客朱珠說:“我們剛才從高黎貢展區過來,到這邊看到更多的延伸產品,覺得蠻有意思的。”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森靈野集”項目主管杜穎說:“我們現在開發了二十幾種產品,比如說高黎貢的咖啡、唐家河的蜂蜜,聚焦于自然保護區的發展,給當地的農民也提供了一定的經濟支持。”
不久后,紅山動物園的非洲區、四川唐家河展區等將陸續上新,為野生動物保護和教育帶來更多創新和發展。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說:“我們不斷地更新自己固有的認知和理念,越來越倡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落地一些應用場景,策劃了很多非常溫馨的、有感染力的、有親和力的寓教于樂活動,建立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認知,倡導每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的改變,來支持參與整個國家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行動中。”
如今,紅山動物園已成為展示南京城市溫度的最佳載體之一,260種、3000余只野生動物在這里自在生活,年吸引游客近800萬人次,30歲以下超過六成,被國家發展改革委授予“新自然經濟示范基地”,成為全國唯一獲此認定的動物園。
記者手記:舍得方能長紅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成功轉型,讓我們看到了改革發展的破與立,價值追求的舍與得。轉型的核心在于打破傳統思維定式,重構價值創造邏輯,紅山動物園沒有因發展困境而“急功近利”,而是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市場化改革路徑,實現以社會效益帶動經濟效益、以經濟效益支撐社會效益的良性循環,形成具有城市標識度的文化IP和消費新場景,為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鮮活例證,為城市文旅升級與生態價值轉化探索了可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