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高水平賦能“616”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近日,南通出臺《加快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力爭2025—2027年,南通全市規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收年均增速超10%,高于全部規上服務業營收年均增速2個百分點以上。
位于海門的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江蘇)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分子細胞遺傳學、腫瘤分子的研究和檢測工作,已研發打造了一代、二代、三代測序和MassARRAY檢測平臺。近日,企業旗下的南通中科醫學檢驗實驗室正式通過被譽為行業“金標準”的美國病理學家學會CAP評審。公司副總裁曹雷介紹:“通過CAP認證,首先標志著我們的技術實力已躋身國際頂級水準,這意味著在服務客戶與患者的過程中,我們能提供更卓越的專業服務,同時,這一認證也將為公司打開更廣闊的業務空間,創造更多合作與發展的可能性。”
落戶海門九年來,該實驗室憑借雄厚的科研、技術積累和專業服務能力,已為國內300多家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所提供檢測和科研服務,營業收入超億元,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遞增。“2016年我們入駐海門臨江,2017年客戶量僅十幾家,團隊規模二三十人,年營收約400萬元。而截至去年,客戶數量已成功突破300家,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以高效服務加速成果轉化、助推產業煥新。《方案》提出,要著力發展技術創新型產業,圍繞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形成創新、全域、高效的科技服務產業鏈;深化數智賦能,打造全領域軟件信息服務高地;聚焦低碳節能,高效服務清潔生產和綠色制造,規劃到2027年,南通全市規上科技服務業營收年均增長13%以上、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年均增長10%以上、規上節能與環保服務營收年均增長5%以上。
在功能配套方面,《方案》指出,要聚力提升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為產業發展提供專業化支撐和系統性保障,構建與主導產業協同共生的現代化服務體系。今年六月,南通首個覆蓋多場景的無人車綜合應用示范在江蘇海安商貿物流園啟動建設,將打造一個集無人接駁、無人環衛、智能巡檢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智能網聯汽車應用試驗場。而與試驗區同日落戶的還有新石器長三角運維基地,將承擔華東地區無人車的數據運營、調度管理及售后服務職能,助力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推廣。南通融遠知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海安分公司負責人田野介紹:“我們希望植根于海安,聯合本地企業及研發機構,共同研發貼合本地需求的技術。通過技術攻關與改裝升級,將現有無人車的外部引入技術轉化為本土化創造,為海安科技產業注入全新動能。”
此外,為全面激發產業活力,南通還將強化創新驅動、促進融合發展、加強主體培育、推動要素整合、深化開放協同,助推南通生產性服務業實現新跨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