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浩 何鋼
今年以來,我市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全力構建起一個多維互促、充滿活力的房地產市場體系。在供應端,持續高質量優化營商環境,努力提升企業拿地意愿。在需求端,通過政策組合拳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增強消費者信心。在保障端,我市340戶家庭圓了公租房安居夢,16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加速籌建;人才安居補貼發放2.56億元,累計惠及11.2萬人次;138個老舊小區改造穩步推進,33幢城市危房完成治理……一組組亮眼的數據、一項項扎實的成績,既為住房市場注入澎湃活力,更牢牢守住民生保障底線。
優質地塊出讓,政府助企業在南京安心投資省心開發
土地市場的活躍是樓市復蘇的第一大信號。據南京網尚研究機構統計,上半年我市推出涉宅用地(剔除保障房、租賃用地)220公頃,同比增長283%;其中成交163公頃,同比增長239%;成交金額283億元,同比增長228%。上半年我市共有7幅涉宅地塊溢價成交,除了河西,城中片區、江寧九龍湖、城南大校場、城東片區在多年“斷供”后再次出地,吸引多家企業競拍,其中不乏首次進入南京房地產市場的優質民企。如玄武區新街口街道珠江路以南,長發科技大廈以東2025G05地塊,被杭州長住樂居拿下,樓面價37883元/平方米。
不僅如此,我市積極協助開發企業“拿地即開工”。今年6月,綠城拿下城東顧家營G32地塊,當天即開工。綠城地產負責前期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土儲部門積極協調,在拍地結果出來后,我們立即進場,進行前期地勘、清表、設計試樁等相關工作。在拿地的第二個工作日,主管部門及屬地政府即邀請我們參加見面會,探討解決后續開發過程中的難題。此外,屬地政府還安排各條線分管主任對接幫扶,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前置交底,指導工作,保障項目快速推進。”
據了解,南京從2019年就開始探索“拿地即開工”的審批模式,2024年又在此基礎上開啟“五證齊發”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到了今年,優化營商環境政策7.0版上線,把辦事效率再提“一層樓”。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我市對標新規,將“好房子”的關鍵要素引導到開發過程中。

河西中丹荔云府
比如今年“上新”的奧體建設丹荔云府項目,在小區降噪上下足功夫,采用了四玻兩腔靜音玻璃,這在南京住宅產品上尚屬首次。南京安居集團旗下頤居建設也在主城安德門推出了其首個四代宅大盤——頤和金陵印主力戶型也因高性價比關注度頗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市城投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更優開發模式。今年江北將有多個“雙保險”住宅項目上市。所謂“雙保險”,就是城投企業與品牌房企合作,確保好房子交付無風險,品質有保證。這種“雙保險”合作不僅能有效降低企業開發的風險,還能顯著增強購房者信心。下半年多個“雙保險”盤將集中爆發,不僅拼品質,還會拼價格。
“打包”便利,政策“全家桶”推動市民安居宜居
為高質量釋放“房七條”紅利,我市在去年住房“以舊換新”基礎上,創新推出“買新助賣舊”模式。截至6月底,登記意向客戶近2000組,認購1393套,既加速釋放各類改善型住房需求,又助力企業加速去化房源,目前商品房去化周期穩定在12個月合理區間。

市民在雨花臺區一家置業公司“以舊換新”咨詢點瀏覽參與活動的房源信息。
今年3月31日,我市推出“房七條”新政及具體舉措。從取消限制性措施到加大公積金政策支持,以及房票“全城通兌”、特色金融產品推出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全力滿足居民各類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6月30日,我市公積金異地貸款“擴圈”至全省。
政策“全家桶”落地后,激活了樓市活力,大批買房人正在“加速”安居宜居。今年5月,市民陳先生以首批買房人身份參加了奧體建設的“收舊賣新”活動,置換的新房是新開發的丹荔云府。陳先生表示,自己的老房子也是奧體建設開發的樓盤,一晃20年下來了,即將再次入住這家老牌國企開發的新盤,感覺現在的產品大不一樣,布局合理,舒適度高,科技感強。
上半年多個假期期間,南京熱門板塊的多家售樓處人頭攢動,到訪量明顯上升。報名參加“以舊換新”的人多了,報名參加“以舊換新”的項目也踴躍起來了。業內人士分析,自2022年南京樓市進入深度調整期后,以投資為目的的購房者非常少,大多數是真實的自住、改善人群,“打包”政策完全匹配上了剛性需求,激發了市場活力。
今年4月中旬起,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牽頭組織開展了15場住房“以舊換新”系列巡展,匯聚20余家開發企業以及交易中心、公積金中心、金融機構、經紀機構等多方力量,深入機關、企業、高校等單位,將政策解讀、購房優惠與便民服務直接送到群眾身邊,極大便利了住房置換需求。
此外,我市今年常態化開展經紀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持續優化房源權屬核驗服務,建立房源信息發布月度“紅黑榜”制度,對真實可靠的房源予以公示表揚,對虛假房源進行曝光懲戒,確保14.5萬套掛牌房源真實可靠,為消費者打造誠信透明的房源信息平臺。
高效統籌,多維度保障讓百姓安居無死角
屋面防滲并加設隔熱板、外墻刷新、樓梯道改造亮化、道路鋪設瀝青、車棚改造增設充電樁……南京多個小區正經歷脫胎換骨般的改造。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堅持高質量統籌,多維度保障,讓百姓的安居宜居無死角。
今年上半年,我市有序推進公租房實物配租工作,現已完成2025年度主城六區第一批次340戶家庭公租房選房工作,并通過積極協調,已籌集房源440套,進一步充實了公租房房源儲備。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通過新改建、盤活等多種途徑,積極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1600套,有效增加了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緩解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為吸引和留住人才,我市推進修訂人才安居辦法,圍繞職能劃分、保障方式等關鍵條款進行優化調整,使其更加貼合南京人才發展戰略和人才實際需求,為南京留住人才“筑巢引鳳”。2025年上半年,人才安居信息服務平臺新增通過審核單位265家,入庫人才2727人,發放補貼2.56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通過審核單位6700余家,通過審核各類人才約11.2萬人,發放補貼約28.81億元,開具人才購房資格核驗單約3.8萬份,切實緩解人才購房、租房壓力,為人才在南京安心工作、生活提供堅實保障,為南京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