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揚州正在經歷一場靜悄悄的治理變革。城管系統結合城市管理實際,制定并推出“提經濟促消費”十項措施,旨在通過優化城市管理服務,激發商業活力,營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費環境,提升城市“煙火氣”。
外擺攤點吸引不少市民選購。
廣源丁山酒店是城區一家老牌高端酒店,在店門前,一個清爽干凈的外擺攤點不斷吸引往來市民前來選購,螃蟹面醬、清蒸小公雞等美味家常菜非常搶手。
市民表示,外擺攤點尤其對不做飯的年輕人來說很方便,品質也有保障。
還有市民表示,買了點雜燴、咕咾肉,還有蹄髈,省得在家里做飯了。
“外擺”提升酒店營業額
“高高在上”的大酒店緣何下場擺起了攤點?酒店負責人坦言,在宏觀因素影響下,經營壓力漸漸增大。了解到市城管部門發布的“提經濟促消費”十項措施,允許沿街商戶在自有紅線范圍內,統一劃定固定區域設置“外擺一米”攤點的政策出臺后,酒店看到了機遇,并且收獲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酒店負責人李迪介紹,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出乎想象。外擺開始以來,相比以前,酒店營業額每天同比上升80%左右。
外擺經濟的生命力不在于“放開”本身,而在于建立與之匹配的治理體系。圍繞這一變革,各地城管部門都拿出了相應的管理規范。
廣陵城管汶河中隊副中隊長王婧文表示,他們會繼續完善相關的配套措施,包括外擺酒店的周邊環境、市容市貌、垃圾清運以及餐廚垃圾的收運處等等,全鏈條處理來使得這項工作更好地為酒店和市民服務。
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一大隊執法人員戴妍表示,外擺結束的30分鐘之內,要求將周邊環境區域做好保潔,后續他們也會安排保潔人員對外擺重點區域進行重點巡查和保潔,確保沒有垃圾污染。
營造富有吸引力的消費氛圍
用繡花功夫調配每一寸空間活力,“煙火氣”與“文明度”便不再是單選題。除了有序放開攤位“外擺”,揚州還支持商業街區、沿街商戶等結合經營業態及建筑物風格等特點,在符合相關規定的情況下,設置更具自身風格和辨識度的門店招牌,允許商戶采用燈光秀、外立面亮化、藝術照明等形式,營造富有吸引力的消費氛圍,激活揚州夜間經濟。
揚州市城管局市容管理處處長卜偉表示,特別對一些新店開業、節假日等促銷節點,執法人員主動告知可在指定區域和規定時間開展規范有序、不影響通行、安全的宣傳引流活動,同時他們各級城管部門還會同公安交警部門,多渠道增設機動車、非機動車的停放區域,為消費者和商戶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保障。
當傳統“禁止性管理”遭遇消費復蘇的現實訴求,揚州城管隊員自覺轉型為“經營陪跑員”。專家表示,要延續政策效應,放大政策紅利,常態長效實現城市管理與市井煙火氣的“雙向奔赴”,讓精細化管理轉變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動力。
新聞評論員英震表示,一方面,需要城管部門加強指引、強化規范、創新管理,以“剛性執法+柔性服務”的監管方式,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同時,需要餐飲企業主動配合、文明規范,嚴格按照指定位置、指定地點、指定時間開展經營,主動接受監督檢查,從而實現同向發力、雙向奔赴、互利多贏。
記者 孔德楨 張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