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同比增長5.3%,南京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三組數據,看發展“穩、進、新”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張甜甜 通訊員 夏俊 林娜
穩中有進、質態向好。
7月29日,南京經濟“半年報”發布。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9179.1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
數據記錄發展,微觀折射宏觀。觀察上半年南京市經濟運行,一個個場景、一組組數據,透射著南京經濟“穩”的基礎更加扎實、“進”的勢頭持續鞏固、“新”的動能不斷累積。
“穩”的基礎更加扎實
【數據】上半年,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37個行業大類中有30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81.1%。綠色、智能產品產量增勢較好,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45.0%、22.1%、44.2%。
【鏡頭】翻開企業“賬本”,“聰明”的生產線、智能的工廠在“半年考”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讓經濟“穩”的基礎更加扎實。
看,新能源汽車創新超車——走進南京長安智慧工廠總裝車間,你將見證一場從“制造”到“智造”的華麗變身。在機械臂和AGV的協同配合下,一輛輛不同顏色、不同配置的新能源汽車從產線上依次駛出,行云流水。
智能制造“熱浪滾滾”,產業活力持續釋放。
今年1—4月,深藍汽車交付2萬余臺,同比增長58%,其中,約四分之一來自南京長安生產的深藍S07。
看,工業機器人加速“進化”——6月,基于埃斯頓模塊化機器人研發平臺開發的1000公斤負載超重載機器人,亮相德國慕尼黑舉行的Automatica展會,讓世界看到南京機器人“大力士”如何讓“拔山扛鼎”不再是神話。但如果你以為工業機器人只能干“粗活”,那由埃斯頓孵化的埃斯頓酷卓科技5月發布的第二代人形機器人Codroid 02會告訴你,它們也能鎖付螺絲、質檢巡檢,“粗活”“細活”一肩挑。
市場表現印證了其競爭力:據MIR DATABANK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整體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1.6%,國產機器人滲透率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埃斯頓機器人實現近20%的同比增長,占比中國機器人市場份額10.3%,成為首個登頂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國產機器人品牌。
“進”的勢頭持續鞏固
【數據】1—5月,南京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3512.17億元,同比增長3.1%。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3%,其中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平臺、互聯網數據服務等新興行業分別增長17.4%、28.9%、17.0%。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長7.3%,其中受“蘇超”等體育賽事帶動,體育業營業收入增長19.3%。
【鏡頭】南京經濟“穩”在實體經濟底盤穩固,“進”在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5月27日,江蘇漢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2.6萬瓶軟糖食品從溧水出發,發往馬來西亞。依托焦點科技旗下跨境電商平臺中國制造網,漢典的泡騰片、咀嚼片等健康產品暢銷海外。
5年前,一位英國客商通過平臺小試牛刀,產品成為爆款后,雙方合作日益緊密,今年上半年又簽下700萬元訂單。1—6月,公司外貿出口訂單總額達約3200萬元。
今年上半年,中國制造網推出“新航海計劃”“商鏈”等活動,助力中國供應商穩固核心市場、拓展新興市場,發力提升采供匹配效率,推動快速成交。5月,“商鏈”走進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直采大會現場,來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國、韓國、新加坡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40余名采購商代表,與浙江、江蘇、吉林等地的50余家供應商代表,
通過智能匹配系統與線下深度洽談,達成多個意向訂單。
在母嬰童市場,解決了孕媽媽、新媽媽們的小煩惱,也帶來了網絡母嬰市場的紅利期,互聯網平臺不斷“長”大。
4月,孩子王與樂友總分部團隊實現“會師”,升級后的孩子王直營門店突破1200家,覆蓋全國21個省份超200座城市,累計服務9400萬會員,是母嬰童行業首家交易額破百億的企業。7月1日,孩子王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億元—1.6億元,同比增長50%—100%。
“穩”在內需潛力穩步釋放,“進”在消費結構持續優化。今年上半年的服務業,除了互聯網平臺,體育產業也踢出了一記“好球”。
5月以來,“蘇超”的“足球+”效應,讓流量轉化為持續增量。在迪卡儂南京門店,與去年同期相比,足球、球衣、鞋服等產品增長了約110%,足球定制球衣銷量更是增長超150%。
“新”的動能不斷累積
【數據】上半年,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5.8%,比一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其中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11.6%、18.5%和78.2%。
【鏡頭】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今年1月,諾唯贊與意大利一家醫院簽訂合作協議,該醫院向諾唯贊采購了公司NGS(高通量測序技術)建庫試劑、耗材等產品。NGS是一種能夠一次性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的先進基因測序方法,以更高效的方式產生極高通量的組學數據,讓科研人員對于各類生命現象的認識進入更深層次。
“出海”已成為南京生物醫藥企業拓展業務版圖、增強核心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的關鍵戰略。
2024年年報顯示,諾唯贊現有國際業務主要在五大地區開展,北美、歐洲、東南亞、東亞以及西北亞,公司設立了新加坡、匈牙利、德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境外子公司。“南京造”創新醫藥在成功走向國際市場的同時,也在不斷拓展市場空間。
在南京,創新“升空高飛”,產業奔赴“星辰大海”。
在安徽黃山的崇山峻嶺間,拓攻(南京)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的無人機“挑”起80公斤的生活垃圾,也“挑”起了新技術的新天地、新市場。
公司總經理張羽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拓攻機器人營收同比增長約40%,主要“漲”在山區物流業務和海外市場拓展上。
不只是拓攻。
在凱睿星通信息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企業自主研發設計的衛星通信系統,填補了我國衛星通信海上應用全部自主化的空白;在六合產業科技創新港,圍繞通用整機、大飛機配套、航發、高端裝備制造等細分領域,聚集了一批高估值硬核科創企業;在南京英田光學公司,以精密光學系統解決方案為核心競爭力,致力于提供衛星激光通信系統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關鍵期,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的決勝期。南京市上下正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堅定不移錨定年度目標任務,聚焦重點領域精準發力,全力以赴推動經濟運行向新向優。
專家建言
展現較強韌性,力爭更大突破
姚國章(南京郵電大學數字經濟研究所所長、管理學院教授,南京數字經濟科技學會理事長)
今年上半年在南京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的增長,比去年同期上升0.9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上升0.8個百分點。這一成績來之不易。
同時,也說明南京的經濟有較強的韌性,尤其是在第三產業帶動方面有較強的后勁,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乘勝前進,力爭在下半年取得更大突破。
上半年,南京經濟取得良好的增長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文旅客流引發的消費增長不容忽視。以“五一”為例,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2.6%和18%,后來又因為“蘇超”賽事,產生了非常好的帶動效應。二是新能源汽車消費帶動經濟增長。國家和地方對汽車換購提供了補貼,加上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促銷,大大刺激了汽車的消費。三是“以舊換新”的政策發揮了較大作用。
今年下半年,面對多重挑戰,更需鼓足干勁,再上臺階。一要抓住當前快速增長的行業發展機遇。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腦機接口、行業人工智能應用等都處在爆發式增長的前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要繼續發揮政府補貼帶動消費的作用。探索面向外地游客在南京消費的各種補貼,進一步加大力度;同時盡快削減文博場館、旅游景區等需要預約參觀的項目,促進文商旅體展融合發展。
鞏固向好基礎,激發投資活力
丁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北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江蘇省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
從數據上看,南京上半年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與升級動能。第三產業增長5.8%與規模以上工業增長6.2%協同發力,形成雙輪驅動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質生產力培育與政策效能釋放成為突出亮點,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顯著提升至55.8%,充分彰顯南京在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方面取得的新成效,其雄厚的科教資源優勢正加速轉化為發展動能。此外,體育業以19.3%的營業收入增速尤為亮眼,以“蘇超”等賽事為引領的文商體旅深度融合模式,已成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關鍵路徑。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未來,南京還需要在多個方面持續關注與發力:一是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進一步提升增長潛力;二是需著力激發有效投資活力,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不斷積蓄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