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火出圈,賽場上大家看的是球員奮力拼搏的精氣神兒,同時不少人也注意到,咱們各地足球場館的硬件設施也是杠杠的。就拿球員們腳下那片綠茵場來說,不光賞心悅目,里面科技含量還不少。
【“蘇超”賽場三分之二草坪來自江蘇句容】
荔枝新聞中心記者郭藝說:“‘蘇超’的魅力不僅在比賽當中,也在球場之外。雖然我不會踢球,但不妨礙我被‘蘇超’種草,我說的是這種真正的草。現在我所在的這片草坪就是蘇超比賽草坪同款,而這一片草坪試驗基地,堪稱是‘蘇超’草坪的培養基地。”
來到南京農業大學句容草坪研究院的試驗站,仿佛走進綠色海洋。這里有國內規模最大的草坪草種質資源庫,僅在試驗站里展示的品種,就多達300多個。
南京農業大學句容草坪研究院院長楊志民說:“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總共有30多片場地,其中有二十幾片場地都是來自于我們這里,主要有三個品種,一個是‘耐踏1號’中華結縷草,還有‘南農藍光’中華結縷草,‘南農1號’狗牙根。”
用手摸一摸,“蘇超”專用草果然彈性極佳。楊志民告訴我們,“蘇超”選用的三個品種各有優點:“南農1號”生長速度快,一旦踩壞了,封閉一周就能恢復,性價比還高;“南農藍光”色澤更好、葉片更細,而且不會開花、便于養護。“耐踏1號”,顧名思義,特別耐踩,抗病抗蟲,還非常耐寒。
楊志民說:“好草都是踩出來的,我們這幾年一直在研發上,就立足于選擇那些耐踐踏性特別強,適合于運動的草坪,我們用的草全部都是多年生的,理論上如果你科學養護的話,能夠堅持三十年不退化。”
除了選種有學問,一塊足球草坪的“煉成”還有很多講究:草坪場地不能有超過3厘米的坑洼;草層高度要在2.5-3厘米之間;坪床基質采用的沙粒粒徑在0.25-1毫米之間,粗了保水性差,細了容易板結……正是一項項嚴苛的指標造就了頂級運動草坪。
南京農業大學草業學院教授于景金說:“這一個土壤緊實度的測量儀,如果土壤太緊密了太硬了,那是不利于草坪生長的,那我們就要對它進行打孔,疏松土壤,像‘蘇超’賽場上這方面的指標,我們要測很多的,比如說像草坪的均一性,草坪的密度、蓋度、高度、色澤,至少有20多項。”
研究院所在的句容后白鎮已經有30多年草坪種植歷史。在研究院技術支持下,當地草坪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0億元。“蘇超”爆火后,詢問草坪的電話和訂單密集而來。
鎮江句容后白鎮西馮村黨總支書記曹霆說:“像我們普通的綠化草坪,也就賣到2塊錢一平,像我們足球草坪最高賣到60塊一平。下一步我們也和研究院深度合作,在原有的綠化草基礎上,進行一些品種更換,滿足目前火熱的市場需求。”
【環保工藝支撐全天候使用 人造草坪也火了一把】
不僅專用真草坪火了,賽事IP也給人造草坪銷售添了一把“火”。在位于淮安的江蘇賽斯人造草坪生產車間,所有產線加足馬力,趕制訂單。記者了解到,隨著“蘇超”影響力持續擴大,各地紛紛改建、新建足球場、青訓基地等場館設施,帶動人造草坪市場需求激增。
江蘇賽斯人造草坪有限公司生產廠長陸洪且說:“我們在工藝配方方面,都是采取了環保的原輔料,它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能夠防腐,保證它的使用年限。人造草坪它可以全天候使用,無需打理,后續的維護成本很低。”
江蘇賽斯人造草坪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躍說:“我們企業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了9月份,訂單量比往年這個時候增長到30%左右。我們的廠區現在每天也處于滿產的狀態,每個月可以生產80萬平方左右的人造草坪。”
目前淮安共有7家從事人造草坪的相關企業,年產人造草坪7500萬平米以上,其中相當部分出口美國、德國、英國等多個國家。
記者│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郭藝 陳忠耀
供片臺│淮安臺 淮陰區臺 句容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