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7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全國啟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以“搭建對接平臺,攜手助你創業”為號角,為2025年下半場的創業生態注入源頭活水。這場覆蓋7月至9月的全國性行動,聚焦高校畢業生、返鄉入鄉人員等群體,以七大資源對接為核心,“輸血”與“造血”的雙向奔赴,正是點燃就業新引擎的關鍵火花。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關乎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穩就業就是穩經濟、穩預期、穩大局。
政策“輸血”,扶上馬,更要送一程。創業起步最難,政策要幫在刀刃上。資源“一圖導航”,告別迷茫。場地、資金、政策、培訓信息在哪里?導師、機構誰能幫?服務季整合成“四清單兩名錄”,就像一份清晰的“創業地圖”,按圖索驥,省時省力。資金“活水”及時,破解燃眉之急。“創業擔保貸款+”組合拳讓好項目還能享受“無還本續貸”。在廣東通過“創業擔保貸款+穩崗擴崗貸款”組合模式,企業最高能貸5000萬,利率最低只要2.9%,真金白銀的支持,讓“失敗”有“兜底”,敢闖才無懼。
資源“鏈接”,孤島變通途,生態更繁榮。資源鏈接的本質是打破要素壁壘,讓場地、資金、知識、人才在市場中自由耦合,激活“1+1>2”的生態價值。孵化基地“開門迎客”,好苗子要有好土壤。各省人社部門多措并舉,組織創業人才實地看、交流學,更好更快地為好項目“安家”。目前海口市有市級創業孵化基地14家,孵化了607家企業,帶動就業超3000人,從初創團隊到成長型企業,一批批創業企業在創業孵化基地拔節生長,彰顯出創業帶動就業的強勁效能。湖北省更給力,要求國企新招崗60%給青年人,強化人才和產業“咬合力”。開展小而美、小而精的定制式現場招聘活動,因地制宜、靈活就業,為初創企業、返鄉入鄉創業項目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和招才引智服務。
市場“造血”,授人以漁,方能遠行。政策托舉的終極目標是激發市場自生能力。現如今創業教育嵌入高校課程,廣東甚至納入教師考核,將創新創業教育提前規劃;海口搞“啟蒙-教育-實訓”三段式,創業種子早播種早發芽。金融活水“市場主導”,政府退居“擔保人”角色,推動銀行開發純信用貸款。湖北省提出將個人創業貸款額度提至1000萬元,用市場之手托舉夢想。當創業者從“等政策”轉向“闖市場”,便標志著輸血向造血的質變。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政策輸血是及時雨,市場造血是長流水。當源頭活水奔涌不息,創業活力方能如春江澎湃,托起無數夢想之舟,更載動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創業活,則就業興;就業穩,則民生安——這既是經濟規律的注腳,更是發展初心的回響。(尤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