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高淳固城湖水慢城景區的一場煙花大會,為廣大市民與游客獻上了融合藝術與浪漫的焰火盛宴。不僅拉開了2025年高淳荷花旅游季的序幕,也折射出高淳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活力。
近年來,高淳區深挖特色資源,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激活文旅經濟發展“一池春水”。今年1-6月,全區旅游總收入預計121.81億元,同比增長13.52%,累計接待游客預計1009.5萬人次,同比增長9.9%。
打造IP矩陣,釋放文旅品牌效應
在文旅產業的黃金時代,文旅項目的成功并非依賴偶然的“爆款”,而是需要一種系統性的品牌思維。高淳立足區域資源稟賦,持續打造特色旅游活動,精心構筑起覆蓋全年的品牌活動矩陣。
當春日高淳進入“金花時間”,萬畝油菜花田化身金色舞臺,吸引游人如織;夏日淳城,以荷為媒,融合文化、運動、美食、戲水等元素,讓賞荷之旅“好看更好玩”;秋日螃蟹成熟時,讓“一只蟹”帶火“一座城”,撬動餐飲、民宿、農產全鏈條消費;冬日辭舊迎新之際,在高淳還原傳統年味,游客可參與打糍粑、寫春聯等活動,一站式購買高淳特產年貨。
這些活動不僅是游客的狂歡,更是鮮活的文化展演。今年夏天,高淳就圍繞荷花,創新推出了荷塘晨跑、芙蕖手作、荷水狂歡、舟渡流光、荷花詩詞布幔展、荷花宴等多種項目。7月上旬和8月上旬還將分別推出 “畢業季”和“浪漫夏日”兩場主題煙花大會,讓游客的賞荷之旅更加豐富多彩。
時間上接力、主題上互補、客群上共享、產業上聯動,高淳巧妙將時令、物產、民俗與旅游熔于一爐,使一年四季的活動超越一時熱鬧,沉淀為高淳的文旅地標。
創新場景體驗,重塑文旅消費圖景
今年春天,高淳慢城景區為游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賞花方式——系好安全帶,在專業人員陪同下騰空而起,從50至300米的低空,360度全景欣賞慢城的春日盛景,讓高淳“慢生活”有了更為立體的表達。
場景消費時代,旅游消費走向體驗經濟。高淳區著力打破傳統觀光游的局限,推動文旅消費向沉浸式、互動式、個性化深度轉型,實現消費場景的硬核出圈。
回顧今年3月,高淳推出了令人驚艷的“花海火鍋長街宴”。68張桌子組成百米長桌,讓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沉浸式欣賞金色花海。
將現代科技融入文旅場景,在今年6月的“海上”煙花大會,高淳采用了新一代數字點火系統,全程不間斷燃放,其中包括“七彩祥云”“藍色瀑布”等創意焰火造型,實現了焰火藝術與水景環境的高度融合,為游客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
大力發展新興文旅項目,高淳通過巧妙利用一處廢棄16年的礦坑,在保留原始自然風貌的基礎上,將其打造成別具一格的咖啡館,不僅成為高淳文旅新的網紅打卡點,還為周邊鄉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
多維的場景創新不僅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更通過 “體驗消費+文化消費”延伸了旅游產業鏈,重塑了高淳文旅消費圖景。
統籌全域資源,構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兩湖夾一山”的獨特地貌、“三山兩水五分田”的自然條件、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發展文旅產業,高淳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近年來,高淳以全域旅游為導向,對全區資源進行科學整合與規劃,將全域劃分為主題鮮明、功能互補的三大特色區域。
東部山慢城以花山、游子山為基底,融入田園、山鄉、村落等自然元素,打造國際慢城深度體驗區,讓游客盡享自然寧靜與鄉村質樸;中部文慢城以老街為核心,傳承明清歷史民俗文化,同時挖掘遠古文化與吳楚文化,形成“以文會友、以文興旅”的文慢城,為游客提供一場場文化盛宴;西部水慢城則以高淳悠久的水文化與圩文化為背景,整合西部圩區旅游資源,打造“圩湖水韻”特色水慢城。游客可乘船穿梭于水鄉河道,領略江南水鄉的別樣風情。
為讓全域資源 “串珠成鏈”,高淳還打造了貫穿全境的200公里“慢城綠道”。這條綠道途經固城湖、環繞游子山、穿越椏溪國際慢城,同時又串聯起東壩特色田園鄉村、漆橋田園綜合體等多個鄉村旅游特色村。游客騎行或漫步其間,既能飽覽湖光山色,又能沉浸式感受高淳的人文脈絡與鄉村活力。
如今,全域旅游正成為高淳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隨著資源整合持續深化、空間布局不斷優化,一幅 “處處皆風景、時時有體驗、人人可參與” 的全域旅游新圖景正在高淳徐徐鋪展。
龍虎網記者 高盈
圖片來源: 高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