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車厘子點亮江蘇百姓的果盤,秘魯牛油果的醇厚豐富著中式餐桌,江蘇制造的新能源車在拉美城市道路上勾勒出綠色“風景線”……從安第斯山脈到長江沿岸,從亞馬孫雨林到太湖之濱,一場關于發展機遇的“雙向奔赴”,正澎湃激蕩著江蘇與拉美,經貿合作的浪花跨越重洋。
據統計,2024年,江蘇與拉美貿易額547.7億美元,占中拉貿易總額10.6%;友城交往持續保持活躍狀態;連續七年參與舉辦中拉文明對話論壇。
產業協同共進,打造制造業合作新典范
江蘇與拉美國家在制造業與產業鏈合作領域,依托各自優勢,攜手打造合作新典范。
徐工集團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設立的生產基地,生產的起重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輻射整個南美市場,吸納當地員工近1500人,年產值超5億美元,已成為中巴經濟合作的代表性項目。“我們剛落地時,當地工人對設備操作流程還很陌生,現在不少人都成了技術骨干。”徐工巴西公司負責人在采訪中感慨,“這種技術與經驗的雙向流動,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也加深了我們與當地的聯系。”如今,其以工程機械為核心,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形成完備產業生態。
中天科技承建的秘魯國家寬帶項目,通過“光纖+5G基站+新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將偏遠地區網絡覆蓋率從8%提升至65%。亨通光電投資1.2億美元建設的巴西光纜廠,采用本地化采購策略,使生產成本較國內低15%,其產品已進入美洲電信供應鏈。這些合作項目,不僅推動了江蘇制造業的技術與產品“走出去”,也為拉美地區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資源優化配置,深化能源礦產合作新成果
在能源與礦產資源開發領域,江蘇企業憑借技術與市場優勢,與拉美展開深度合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自 2013 年起,南瑞集團深耕巴西電力市場,設立南瑞巴西公司,推動電力裝備及整體解決方案應用,提升巴西電網穩定性與電力輸送效率。南瑞巴西公司運營負責人在采訪中提到:“我們與當地電力部門緊密合作,針對巴西復雜的地形和用電需求,不斷優化技術方案,現在這套系統已經成為巴西部分地區供電的‘穩定器’。”
在礦產資源合作上,2014年巴西淡水河谷的圖巴朗港與連云港港簽署友好合作備忘錄,雙方建立的混礦基地長期為長三角鋼廠供應優質礦石。連云港港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混礦基地就像一座橋梁,把巴西的優質礦產資源與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精準對接,讓資源價值得到充分發揮。”這一項目的落地與發展,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對接與互利共贏,保障了雙方在能源礦產領域的穩定發展。
新興領域突破,開辟經貿合作新賽道
江蘇與拉美國家的經貿合作不斷拓展,深耕傳統制造、農業的同時,更積極向新能源、數字基建等新興領域拓展,不斷開辟合作新賽道。
蘇州金龍海格客車的足跡已經遍布秘魯、厄瓜多爾、哥斯達黎加等多個拉美國家。去年12月,100輛蘇州金龍純電公交在烏拉圭總統府門前交付,該批訂單為烏拉圭史上最大純電公交車訂單。今年1月,由天合光能供貨的巴西三座光伏電站(Solar Park)成功并網運行,總裝機容量高達21MW,為巴西注入更多清潔能源。
在農業貿易與食品加工領域,拉美與江蘇的合作正以多元融合之勢持續深化,從資本合作到供應鏈互通“多點開花”。2018年宿遷洋河酒廠以競價方式收購了智利第二大釀酒集團VSPT12.5%股權;江蘇蘇豪集團、南京桂花鴨集團長期進口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的大豆、牛肉等農牧產品,年貿易額超8億美元。
“拉美地區作為新興市場,與江蘇在資源稟賦和經濟結構上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江蘇對拉務實合作持續推進,更多標志性工程落地開花。”省外辦主任孫軼說。
2025年是中拉論壇正式運行十周年。按照“共同主辦、每年一屆、輪流承辦”原則,今年的活動將由江蘇省外辦牽頭承辦,并更名為2025中拉文明對話。據悉,活動期間,還將舉辦“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日”等配套活動。“我們計劃發布全球文明對話學術伙伴網絡倡議、成立中國—拉美國家高校聯盟等,以文明互鑒和地方交往豐富中拉合作內涵,為新時代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助力中拉關系在更高水平向前發展。”孫軼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