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李蔚蔚
- 時間:2025-06-30 15:22:04
蘇超聯賽激戰正酣,一年一度的江蘇書展又在這個盛夏如約而至。
邁入第十五個年頭的江蘇書展,是全國唯一每年舉辦且從未間斷的大型圖書展會。
從首屆書展420萬元銷售額到第十四屆2.52億元的增長,從10萬人次的現場參與到1.4億人次的云端互動,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字,詮釋著文化消費的“江蘇速度”;2024年全省居民綜合閱讀率90.3%,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5.5本,是書展十五年如一日種下的閱讀基因,正在長成支撐“蘇大強”的文化脊梁。
是什么讓江蘇書展熠熠生輝,吸引讀者翹首以盼、駐足流連?
1
十五年來,江蘇書展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讀者至上”的辦展理念——
“閱讀的盛會,讀者的節日”,這是江蘇書展始終堅守的總定位。十五年來,江蘇書展始終將讀者放在首位,努力為讀者打造一個高品質、全方位的閱讀平臺。
為了讓更多的讀者能夠參與到書展中來,江蘇書展不斷創新辦展形式,拓展辦展空間。近年來除了在蘇州設立展場外,還在全省各地聯動開展閱讀推廣和惠民售書集中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身處江蘇各地的讀者都能便捷地參與書展,感受書香的魅力。去年,第十四屆江蘇書展線上線下實現銷售2.52億元,蘇州展場5天進館讀者超10萬人次,這些數據不僅彰顯了江蘇書展的強大吸引力,更體現了廣大讀者對書展的高度認可和積極參與。
江蘇書展特別注重“名家+傳播”引導人們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從“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到“新華書房讀書分享會”,從孫曉云連續14年攜《書法有法》《中華匠心》等著作打造“簽售長龍”,到麥家、康震、邱華棟、東西、馬伯庸、王立群等文化大咖紛紛“跨省助陣”,再到“不刷題的吳姥姥”用物理實驗裝置點燃科普熱情……每年盛夏,書展都會化身為思想的磁場,讓不同領域的智慧在此共振,讓寫書人、做書人、讀書人完成一場零距離對話。
江蘇書展特別注重青少年閱讀推廣,陪伴著一代代小書迷成長。第十四屆書展舉辦60余場針對青少年和兒童的閱讀推廣活動,占書展總活動場次超四成;通過優化通道、調整展位等方式,擴大了鳳凰新華零售展區的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擴大青少年讀者展區。
此外,書展還通過設置讀者留言區、開展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收集讀者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升讀者的參展體驗。無論是舒適的閱讀環境、便捷的購書流程,還是貼心的咨詢服務,江蘇書展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讓每一位前來參展的讀者感受到家的溫暖。
2
十五年來,江蘇書展深度聚焦人格塑造與人文素養提升——
在淺閱讀和短視頻盛行的當下,深度閱讀的價值從未像今天這樣需要被重新定義。江蘇書展十五年如一日堅守“以文化人”“以書潤心”的初心,構建起對抗精神扁平化的文化堡壘。
回顧過往,精彩瞬間歷歷在目。第九屆時,中信出版集團攜《美國陷阱》等2000余種新書好書亮相,銷售碼洋超36萬元;旗下中信少兒的167個品種圖書,短短三天便銷售一空。第十屆首創“云上書展”,朱永新、薄世寧、周國平等3位主講嘉賓的講座,每場觀看人次均突破650萬。
近年來,江蘇書展持續創新,注重以“好書+展陳”模式打造高品質文化盛宴。第十三屆書展上,“長江?大運河文化主題出版物”展、“昆蟲印象”展、“三體”科幻圖書展等多個特色展覽,以及蘇州刻書、雕版印刷等非遺民俗展示,讓讀者沉浸其中,流連忘返。第十四屆書展的連環畫、恐龍大世界等專題展陳,“探秘元素王國”“集章打卡”等16項互動體驗活動,還有13場研學課程,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吸引了新疆克州、江西南昌、上海等地的中小學生紛紛前來研學打卡。
在技術狂飆的時代,江蘇書展積極擁抱前沿科技,為讀者帶來全新參展體驗。第十四屆書展引入3D智慧閱讀系統、世界地理超半球投影系統、“我的中國航天課”元宇宙數智人+沉浸式VR等,讓平面文字變得可動可感可觸碰。“化石密語展”將澄江動物群化石標本與科普圖書聯動展示,通過“文字+實物+體驗”的立體閱讀模式,顯著延長讀者專注時長。
江蘇書展的十五年,正是閱讀和消費方式發生巨變的十五年。當越來越多人轉向線上購書,為何江蘇十五年堅持不輟舉辦一個書展?
一組數據或許能揭開答案:疫情后舉辦的第十三屆書展, 14萬余人次走進蘇州主展場,開展第二天入場人次突破6萬,刷新蘇州國際博覽中心20年單日入館紀錄,參與人次創歷年新高;線上線下銷售總額同比大增62.13%,線上銷售暴增的同時,蘇州主展場零售也實現46.7%的增長。
這組數字印證著一個深層需求:獨處已久的人們渴求面對面的思想碰撞;身處刷屏時代,需要云端看展購書的便捷,也需要“慢下來思考、靜下來感受”的儀式感。江蘇書展十五年未曾中斷的答案,就藏在實體書展無可替代的功能性中——它不僅是書籍的展銷平臺,更是人們精神交流、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
3
十五年來,江蘇書展有力助推江蘇文化產業發展壯大——
江蘇書展不僅是讀者的節日,也是全國出版發行業的一次行業高峰盛會。十五年來,江蘇書展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積極推動出版發行行業的交流與合作,為江蘇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注入了強大動力。
作為展示出版成果的重要窗口,江蘇書展匯聚了全國各地的優秀出版物,集中展示了我國出版行業的最新發展成果。同時,書展還為出版發行單位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促進了出版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鏈的協同發展。通過書展,出版發行單位能夠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推動出版產品的創新和升級。
書展期間舉辦各類行業分享和研討活動,邀請出版界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同探討行業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分享成功經驗和創新思路。從數字出版的發展趨勢到出版融合的實踐探索,從版權保護的重要性到市場營銷的策略創新,這些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為出版發行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江蘇書展還積極推動實體書店的發展。自2014年開始,江蘇書展持續開展“江蘇最美書店” 評選發布活動,在此帶動下,江蘇的實體書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形成了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此外,江蘇書展還積極拓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國內外出版機構的聯系與溝通,舉辦“與世界一起閱讀中國文學”、全國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研討會等,推動“蘇版好書”走向世界。
4
十五年來,江蘇書展成為各地展示文化家底的優質平臺——
“散裝江蘇”十三個地級市各具特色,文化底蘊深厚。江蘇書展作為全省性的文化盛會,為“十三太保”提供了一個展示文化家底的優質平臺。從吳韻漢風到淮揚文化,從江南水鄉的溫婉秀麗到蘇北大地的豪爽大氣,江蘇各地的文化在書展中交相輝映,綻放出獨特的魅力。
第十四屆書展舉辦《江蘇讀本》《沿著運河看江蘇》《這里是江蘇》《江蘇十三美》、南京系列專題書籍、徐州系列志書等新書發布會和《蘇州全書》《七朝古都南京研究》《周莊身世》等閱讀分享會,多維度展示江蘇悠久歷史、多元璀璨的地域文化;“無錫精微繡展示”“如皋木偶藝術表演”“垛田農民畫成果展覽”“銅山侯氏毛筆制作展示”“漆扇制作”“云錦展示”等一批國家級、省市級非遺在書展輪番展演,吸引了眾多讀者駐足觀看。
書展還通過文化市集、文化展覽等深入挖掘和展示江蘇各地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去年,蘇州國際博覽中心A館新設的“蘇州文化市集”驚艷亮相,古吳軒、百花書局等蘇州本土文化企業紛紛入駐,將書籍展銷、文化交流、文創體驗巧妙融合,日均接待超5000人次,讓蘇式文化在書香中傳承創新。今年,“文有讀城、武有蘇超——‘文武雙全’新江蘇”展區將重磅登場,打造“書超蘇超夢幻聯動”現場,為觀眾帶來別樣的“蘇式”精彩。
江蘇書展自2011年創辦以來,主展場先后輾轉南京、蘇州、徐州、揚州等地,今年是江蘇書展第十次落戶蘇州。在各地文化爭奇斗艷的賽道上,蘇州表現尤為亮眼。今年,“蘇州文學周·2025”啟動暨“文學蘇州與世界”對話交流活動將在江蘇書展主展場舉行;“蘇州文學風采展”以傳統典籍的“龍鱗裝”工藝手法,系統梳理蘇州文學從先秦至今的恢宏演進歷程,令人期待。
5
當我們在談論江蘇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十五年,對于歷史長河來說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于江蘇書展而言,卻是一段充滿奮斗與輝煌的歷程。
站在十五年的節點回望,江蘇書展早已不是簡單的文化集會,而是一場持續十五年的精神長跑。這里有流淌的千年文脈,有蘇超聯賽般熾熱的閱讀熱情,更有“能文能武”的底氣與擔當。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在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上的主旨演講中說,“當我們在談論江蘇時,我們在談論什么?我想,我們是在談論一幅水韻靈動的畫卷,談論一種書香浸潤的文化……”正是這種書香浸潤的文化,為江蘇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深厚支撐。
每一個走進展場的讀者都能聽見:書頁翻動的沙沙聲里,正回蕩著“強富美高”新江蘇拔節生長的聲音。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陳曦
(現代快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