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李蔚蔚
- 時間:2025-05-31 22:21:36
這個端午假期,你去哪里玩了?吃粽子、射五毒、吃“五紅”……5月31日(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現代快報記者探訪南京錢家渡風景區、佘村及熙南里街區,發現不少市民游客選擇在南京感受節日氛圍,體驗傳統端午習俗。
錢家渡風景區的水上婚禮引發圍觀
水上婚禮儀式感拉滿
非遺表演很熱鬧
“什么是卻扇禮?”在江寧錢家渡風景區,一場重現明代水鄉婚俗、以非遺為特色的水上婚禮正在上演。看得入神的市民劉女士納悶地發出了疑問。隨著故事的推進,她對卻扇禮這一古代中式婚禮的習俗有了認識和了解。
龍蝦舞 來源:錢家渡風景區
錢家渡風景區服務部經理齊佳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除了展示古代婚俗,這場水上婚禮中還加入了很多非遺元素。水上婚禮結束后,龍蝦舞、荷花舞、折扇舞、河蚌舞、花船舞等非遺表演在岸邊上演,很是熱鬧。
作為江蘇省首批“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示范點中唯一以“美麗鄉村”入選的景區,錢家渡景區在游客服務中心打造了非遺工坊,與鄉村非遺傳承人簽約,集中展示南京金箔、方山裱畫、江寧烙畫等13項非遺,涵蓋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的多類別非遺代表性項目。
南京面塑代表性傳承人王玉江教小朋友面塑
進入非遺工坊,市民游客不僅可以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習、了解非遺文化,還可以進行非遺體驗。當記者來到這里時,就看到一群小朋友正圍著南京面塑代表性傳承人王玉江,學習面塑。
佘村的“藝術菜場”
藝術菜場玩起諧音梗
佘村吸引文藝青年
在“金陵古風第一村”——江寧佘村,一場融合非遺文化與當代表達的節日盛會,以“古風新韻·‘粽’藝佘村”為主題,賦予傳統節日以嶄新的文化生命。
作為2025南京藝術節“文藝賦美鄉村”的重要板塊,本次活動圍繞民俗體驗、青年展演等展開。僅5月31日一天,就有15場由新文藝群體和青年文藝愛好者創作的演出活動輪番上演。
環境舞蹈、互動戲劇、古風朗誦、民樂演奏……傳統端午元素被以極具想象力的方式重新演繹。青年表演者走出舞臺、融入村莊,以游動式演繹讓藝術穿梭于古宅庭院、村巷廣場與竹林田間。
“世上無‘南’事”“一舉奪‘葵’”“‘蔥’明伶俐”“‘菇’勇者”“佳‘藕’天成”……街頭的“煙火佘村·藝術菜場”掛著手繪風的油紙傘,上面諧音梗的叫賣口號十分有趣,吸引很多好奇的市民與游客。
“出攤的大多是佘村原居民。”佘村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朱蓉介紹,此前在佘村家風廣場就有菜場,這次趕上端午節就給菜場來了個“大變身”,給攤位增加古風油紙傘搭配手繪卡通掛布,將傳統街邊攤販變身藝術菜場,“希望來到佘村游玩的人,能有更好的體驗。”
在熙南里街區彩繪鴨蛋
帶娃一起逛非遺集市
在熙南里收獲童趣
下午,當記者來到熙南里街區時,天空中飄起了小雨。雖然雨越下越大,但是前來游玩的市民游客依然不少。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兒童節,熙南里街區推出以“民俗體驗+親子互動”為特色的系列活動,吸引了親子家庭前來體驗。在民俗體驗區,包粽子、射五毒、畫鴨蛋、古風對詩等這些趣味活動深受游客喜愛。現場,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認真學習包粽子,還親自上手彩繪鴨蛋。
何千千和方佳麗是兩名來自南京大學的大學生,她們也在繪制屬于自己的彩蛋。“南京的端午習俗跟我們家鄉的不一樣,這些體驗很新鮮。”方佳麗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大板巷非遺市集
在大板巷,非遺市集同樣熱鬧非凡,各類特色非遺和手工藝攤位前人頭攢動,游客們不僅可以選購端午限定文創,還能近距離觀摩剪紙、草編、繩結等南京非遺的現場展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除了非遺和民俗體驗,端午假期首日大板巷口組織了一場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健康互動。現場通過健身操、趣味游戲等形式,將健康管理知識融入趣味運動場景,呼吁市民在運動中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為豐富節日消費供給,街區還結合商戶“一店一品”特色,推出各類消費套餐或滿減活動。同時,為提升游客的消費體驗,節日期間熙南里還集中推出5家新店。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李鳴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