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蘇州各部門各單位堅持開門教育,在一體推進“學查改”上持續(xù)下功夫,通過開展“換位跑一次”等行動,廣泛征求企業(yè)群眾意見,優(yōu)化惠企利民舉措,推動黨員干部以優(yōu)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chuàng)業(yè),在推進高質量發(fā)展中展現新作為。
學士街不僅是人文薈萃的古街古巷,同時也是“煙火入市來”的美食勝地。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條老街巷也暴露出硬件設施方面的問題。今年4月,蘇州名城保護集團啟動實施學士街綜合改造工程。
蘇州名城更新發(fā)展有限公司土建工程師陳磊介紹,現在的管網狀況其實比想象中的要復雜,雨污水管網的堵塞,還有給水管道的老化,甚至它整個街巷缺失燃氣,尤其是現在隨著電力電氣設備越來越多,電力的容量是明顯不足的,這些問題其實不僅影響著居民正常生活,也制約著整個街區(qū)的長遠發(fā)展。
在改造過程中,蘇州名城更新發(fā)展有限公司班子成員帶頭踐行“換位跑一次”行動,累計開展現場調研13次、專題研討6次,從商戶、居民視角精準梳理街巷風貌不協調、基礎設施配套少等核心問題。同時,把“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實施電力高壓通道新建及弱電遷改入地,徹底消除空中“蜘蛛網”;新增燃氣輸配管網,解決沿線15家餐飲商戶及居民供氣難題。
陳磊說,為了盡量保障兩邊商戶的運營,組建了18個人的交通疏導專班,在施工過程中同步進行疏導交通,避免施工對他們商戶運營造成影響,建立了一個商戶的聯絡微信群,通過這個群來及時地發(fā)現對商戶的影響,做到立刻發(fā)現,立刻整改,立刻解決的快速高效的暢通渠道。
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關鍵要看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成效。在學士街綜合改造中,蘇州名城保護集團以“精雕細琢”的匠心、“務實創(chuàng)新”的舉措,全力推進雨污水管網提標、自來水管網翻新重置等12項工程。
蘇州名城保護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陳育軍表示,集團堅持把學習成效轉化為“為民服務”的行動力,結合“換位跑一次”行動,從群眾視角找準“急難愁盼”發(fā)力點,以人為本,問計于民,讓各方主體全過程參與,用看得見的變化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作風建設的力度和溫度。
出租車、網約車是一座城市的流動窗口,為更好了解這一群體的需求,蘇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zhí)法支隊持續(xù)開展“換位跑一次”行動,并與網約車司機、企業(yè)代表面對面座談。
蘇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zhí)法支隊客運監(jiān)管大隊科員寧瑞昌說,主要是關注司機師傅們急難愁盼的一些問題,也有不少同事在出行的過程中如果有乘坐出租車、網約車的,也會把相關的情況記錄下來,以便更好地去服務這個廣大的群體。
群眾的滿意度,是衡量學習教育成果的一把“好尺子”。圍繞辦事群眾關心的道路運政高頻事項辦理,交通部門還加快推進“一件事”服務改革,努力做到辦事窗口持續(xù)減材料、減時限、減環(huán)節(jié)。自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政務服務中心交通運輸局辦事窗口共完成各類辦件約8.4萬件,電話咨詢6000余次,12345/12328等渠道交辦單776件,按時辦結率達100%。
蘇州市交通運輸局駐市政務服務中心窗口科員祝淑婷介紹,群眾來到交通窗口一次就能辦交通所有事項,線上提供網上辦理渠道,推行電子證照,通過簡化審批環(huán)節(jié),壓縮審批時限,實現了約85%的辦件可以當場即時辦結,設立了政務服務便民點,推出了幫辦、代辦、延時服務、應急通道以及就近辦等多項服務舉措,讓群眾辦事更方便,更舒心。
此外,市交通局還針對市民反映較集中的蘇州南站客運配套服務問題立行立改,增設公交客運班線,完善標識標牌,制作發(fā)放出站指南便民卡,優(yōu)化轉乘接駁,從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檢驗作風建設的成色。
蘇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傅明表示,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交通局堅持開門教育,進一步加強“換位跑一次”行動,解鎖服務提升新密碼,通過筑牢“硬服務”,優(yōu)化“軟服務”,創(chuàng)新“聯服務”,切實解決群眾出行和企業(yè)發(fā)展的一些急事、難事,實現服務創(chuàng)新,周到貼心,讓群眾感受到學習教育帶來的新風正氣。(來源:蘇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