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和“壓艙石”。今年以來,江蘇各地以“拼經濟、穩增長”的決心,堅持“項目為王”不動搖,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提速增效,1—5月省重大項目投資完成率44.5%,超時序進度2.8個百分點,為經濟大省挑大梁蓄勢賦能。
【無錫:商業航天“新”力量孕育發展新增量】
隨著商業航天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多家國內頭部企業落地無錫。作為2025年省重大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微納星空商業衛星制造基地項目目前已完成工程所有樁基施工,正在進行A、B廠房主體結構施工。這個中大級衛星研發和產業化基地項目投產后,將成為國內商業衛星制造領域極具代表性的“超級工廠”。
微納星空華東區政務總監鹿曉倩說:“項目預計明年一季度投產,項目投產后每年可以生產200千克-500千克級衛星產品150顆以上,最快20至25天可以生產一顆中大級衛星,將成為全國首個民企自主可控的衛星自動化、智能化產線標桿項目,可以滿足企業自建星座、國家衛星互聯網項目、代建商業客戶衛星星座等任務的需要。”
無錫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沈春曉說:“微納星空作為鏈主企業,其智能化產線項目將憑借在商業衛星整星批量化制造等領域的布局,吸引一大批生態圈企業落戶集聚。”
【南通:重大項目“加速跑” 專班服務“全鏈條”】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走進位于南通啟東的燕達綠色能源裝備項目現場,各類吊車有序運轉,一座座高達45米的巨型鋼結構骨架逐漸成型。項目基地尚在火熱建設中,但全球市場的熱烈回應已如潮涌來。依托與殼牌、美孚、道達爾等國際能源巨頭的長期深度戰略合作,燕達早已“未產先熱”,訂單紛至沓來。
燕達(江蘇)清潔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淞說:“45米高的高跨車間完成50%,總體的進度已經達到了42%。按照我們預期的計劃,今年的10月份,所有的鋼結構的工程會全部完工。春節之前,我們要進行全面投產。”
項目建設“搶進度”,離不開充足有力的服務保障。從落地伊始,項目所在的呂四港經濟開發區就組建了專業精干的攻堅服務小組,建立周例會、月調度機制,確保問題“事不過夜、高效清零”。在樁基施工許可證辦理的關鍵節點,園區工作人員更是化身“金牌代辦”,帶領團隊高效協調,硬是將常規3~5天的流程壓縮至1天完成。
啟東呂四港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和科技局副局長黃凱榮說:“我們針對重大項目繪制了‘攻堅作戰圖’,通過專班高效協同,變‘接力跑’為‘并排跑’,為項目的快速響應和穩定運行提供強力支撐。”
既推動“量”的合理增長,又狠抓“質”的有效提升。一大批省重大項目搶工快建充分彰顯了江蘇上下鉚足干勁抓投資、抓項目、抓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省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五月末,500個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902億元,274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開工190個,開工率達69.3%。
記者│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朱曉瑩 吳剛 路明杰 王哲平
供片臺│南通臺 啟東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