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cag0"></strike>
  • <ul id="ocag0"><sup id="ocag0"></sup></ul>
  • <fieldset id="ocag0"><menu id="ocag0"></menu></fieldset>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文化中國行|數據來說話,博物館這樣融入美好生活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在文旅深度融合浪潮中,江蘇的博物館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書寫以不變的高質量應對快速變化社會的生動實踐。截至去年底,全省備案博物館達362家,年參觀量突破1.4億人次,“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活動,150萬人次基層群眾在家門口邂逅文物瑰寶……一串串數字背后,江蘇正以多元供給激活文化遺產生命力,讓博物館成為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滿足群眾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注腳。

    看發展:數量在增長,質量在提升

    數據:江蘇省的博物館究竟有多少?《江蘇省2024年博物館事業發展情況概覽》顯示,全省截至目前共有備案博物館362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26家,二級博物館39家、三級博物館33家。全省每23.6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設區市中,人均擁有博物館數量最多是無錫,每11.7萬無錫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全省博物館館舍建筑面積達256.11萬平方米。截至2024年底,全省博物館共有藏品1580058件/套,其中文物藏品1089328件/套,一級文物2524件/套,各項數據均位居全國前列。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余萍 攝

    切片:昆曲雅韻、錫劇風情、京劇華彩、評彈妙音……“五一”假期,走進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市民和游客能欣賞一場場精彩的戲曲演出,參與一系列沉浸式文化體驗活動。這家開館才一年多的戲曲主題博物館,將戲曲藝術的精髓與城市生活的煙火氣息完美融合,已成為“昆曲之鄉”昆山新的熱門文化打卡點。

    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是江蘇2024年新增的七家備案博物館之一,除此之外,江蘇博物館的“新兵”還包括南京市手語博物館、無錫慈善博物館等。江蘇是中國近代博物館事業的發祥地,由張謇先生創辦于1905年的南通博物苑是我國最早的一所公共博物館。在江蘇,博物館密布城鄉各地,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蘇州博物館

    點評:走過百年,江蘇的博物館事業始終保持創新創造活力,形成了完備的博物館發展體系,成為跨越時空、連接古今的文化橋梁。

    看惠民:精品展覽有看頭,國寶來到家門口

    數據2024年,全省年度陳列展覽總數2397個,其中基本陳列952個、臨時展覽1445個、入境展覽16個、出境展覽17個。全省博物館去年接待觀眾共139016449人次(約1.4億人次),其中未成年觀眾29009220人次,占比20.9%。“無盡藏”“曠世城垣”“亞述之王”等4個展覽入圍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終評項目名單。

    游客在南京博物院觀賞商周青銅器 宋寧 攝

    切片:從2024年9月開始,由“乾隆芙蓉石蟠螭耳蓋爐”“饕餮紋玉杯”“東漢錯銀銅牛燈”等江蘇頭部博物館珍品組成的“文物天團”開啟全省“出差之旅”。“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采用“數字展+珍貴文物+文創藝術”相結合的形式,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和國寶同行的,還有明星文創產品,“小粉爐”冰箱貼、吳王夫差毛絨劍等文創引起觀眾“瘋搶”。去年11月23日、24日兩天,“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連云港站分別迎來3.9萬和4.2萬人次的參觀人次,連續刷新2013年以來全省公立博物館單日接待量的最高紀錄。截至目前,“家門口看大展”活動已舉辦10站,累計接待觀眾超150萬人次,日均接待觀眾1.2萬人次,文創產品銷售收入超千萬元。

    “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

    點評:圍繞“水韻江蘇”鮮明特性,江蘇各地博物館加強挖掘闡釋,不斷推出精品展覽,讓博物館常看常新。國寶文物“下基層”,讓優質文化資源來到百姓身邊,真正實現文化惠民。

    看創新:文物展起來、說起來、演起來、活起來

    數據:蘇州吳文化博物館獲“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稱號,江蘇共6家博物館獲此殊榮,位居全國第一。

    常州博物館正在舉辦的“金色海昏”特展

    切片:日前,蘇州吳文化博物館發出公告,自年初開始的“馬——從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權力象征”展覽延期至2025年6月17日。

    今年1月,“馬——從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權力象征”特展開幕,作為吳文化博物館的2025跨境大展,一經推出即進入江浙滬十大熱搜展覽榜單。

    而蘇州吳文化博物館對該展的多維創新解讀更令人驚喜。基于特展,博物館連續策劃7場“馬·洞見”系列悅讀沙龍,從歷史、考古、藝術等角度出發,邀請來自昭陵博物館、南京大學、西北大學、復旦大學等文博機構、高校的7位專家學者,聚焦于家馬的起源、騎兵的變革、馬的動物考古學研究、中西方“馬”的圖像等主題,與讀者、觀眾共同探索馬對東西方文明演進的深遠影響。

    3月,吳文化博物館聯動內蒙古、山西等地博物院開展“一馬當先探千年”系列連麥直播互動,邀請觀眾線上走進多家博物館,看中外馬文化,首場與內蒙古博物院的聯動觀看量就破10萬。

    當昭陵六駿與現代戲劇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4月,蘇州吳文化博物館又與西郊利物浦大學博物館攜手成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昭陵六駿”演繹工作坊,用戲劇的藝術形式,深入探索唐代歷史與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年輕化、互動化的形式感受著“昭陵六駿”鮮活生動的過往。

    “馬——從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權力象征”展社教活動

    點評:創新是博物館服務社會的源動力,江蘇博物館多元化開展融合學術深度與藝術廣度的生動創新實踐,正在一步步實現文物的“展、說、演、活”。

    看服務:高素質人才撐起高水平服務

    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省博物館舉辦各類社會教育活動33955場,其中線下教育活動32675場,線上教育活動1280場。高質量服務需要高素質人才。截至2024年底,全省博物館從業人員總數為8378人,在編人員總數為3248人。全省博物館高、中、初級職稱人數分別為813人、1240 人、1000人。更多的是博物館志愿者,到去年底總數27403人,他們一起接待觀眾近1.4億人次。

    江陰市博物館志愿者講解青銅器

    切片:5月1日到5月5日,江陰市博物館共接待觀眾4萬余人次。在講解員外,江博還有這樣一群穿著橙色馬甲的志愿者,他們不求回報,用自己的力量宣傳江陰的歷史文化,熟悉的人都愛稱他們為“江博橙”。

    近年來,江陰市博物館以專業化、多元化的人才隊伍為基礎,打造了一支由社教專員、黨員先鋒、志愿者團隊為主的“行走的江博”公眾服務隊,構建起“專家引領+專職執行+志愿補充”的服務模式。團隊中既有具備深厚學術背景的策展人、研究員,負責內容策劃與知識把關;又有經驗豐富的社教專員,負責活動設計與執行;還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提供靈活多樣的服務支持。這種多層次的人才結構,確保了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的專業性、趣味性和可持續性。

    自2023年3月啟動以來,“行走的江博”公眾服務隊累計開展活動200余場,走進學校40余所、社區30余個,年服務市民及青少年超萬余人。服務隊將靜態的館藏資源轉化為動態的文化服務,實現了從“等觀眾上門”到“送文化上門”的服務轉型。依托博物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精心打造了“文化微展+文化課堂+文化體驗”,打破了傳統博物館的物理邊界,構建起一個“無邊界博物館”理念。截至目前,服務范圍已基本覆蓋江陰全域,實現文化服務均等化,充分彰顯了現代博物館服務社會、教育公眾、傳承文明的重要職能。

    渡江勝利紀念館的小志愿者在講解

    點評: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守護者,更是文化的傳播者。這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服務模式,已成為江蘇各地博物館的廣泛共識,也推動博物館從“以藏品為主”向“以公眾需求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轉變。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于鋒 徐寧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日韩视频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wm二在线看|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久国产精品va麻豆|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最新国产精品剧情在线SS|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羞羞麻豆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 色婷婷99综合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