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陽光灑在翠綠的曠野上,風車緩緩轉動,如同大自然輕輕吟唱的詩歌。光伏電板鋪展成一片藍色的海洋,池塘邊,清水與魚蟹共繪和諧之景;柳樹灣濕地上,候鳥翱翔,自由而高遠。金湖,這片土地以其生動的實踐,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先試”之路,持續推動綠色轉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戰略引領:踐行綠色低碳轉型的藍圖
為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綠色轉型,金湖全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全力構建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此,該縣制定出臺《金湖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獎補辦法》,明確對當年新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省級綠色工廠、市級綠色標桿企業的,給予豐厚的一次性獎勵。
金湖深知,綠色低碳轉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場需要持之以恒、全力以赴的持久戰。金湖積極搭建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之間的合作橋梁,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企業綠色轉型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同時,出臺《金湖縣第三期“荷都俊才計劃”實施意見》等產才支持政策,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印發《金湖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獎補辦法》支持企業發展,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研討會等活動,提升企業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企業綠色轉型的信心和決心。
技術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核心引擎
在江蘇海科纖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將一袋袋廢棄的塑料瓶送入生產線。這些塑料瓶經過特殊的加工,變成了柔軟而堅韌的再生纖維,用于制作玩具、服裝、家紡等產品。海科纖維的再生纖維技術,如“點石成金”的妙筆,展現了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理念。
技術創新是推動綠色發展的核心引擎,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近年來,金湖錨定“工業產值超千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進一步推動廣大工業企業深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改造,加快擴量提質、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海科纖維、沃德托普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企業,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走出一條堅實的綠色發展之路。
金湖通過技術創新,推動了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產業升級: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生態
走在金衛集團,車間外綠意盎然,車間內干凈整潔,自動化的生產設備、全套的智能化生產線,不僅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生產環境也越發“綠色”。
江蘇金衛集團總經理居黛霞說:“我們在金湖率先探索發展工業旅游,將生產直接可視化,將產品直接轉化為旅游商品,從而提高金衛產品知名度。”如今,總投資10億元、占地317畝的現代化、花園式時代健康產業園,不僅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生產效率,也成了金湖的網紅打卡地。
綠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金湖帶來了經濟效益,更為區域綠色低碳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建設產業園區、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金湖吸引了眾多綠色低碳企業來金投資興業,形成了產業協同效應和集群優勢,推動了產業生態的綠色升級。
展望未來,金湖將繼續堅持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鼓勵更多企業參與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加強與國際國內先進地區的交流合作,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不斷提升自身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的高度。(葛婷婷)(金湖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