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特殊的“競技場”“參賽選手”是各市(區),較量的是項目建設成效。1月4日至5日,全市“三比一提升”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活動舉行。4日,市委書記朱立凡、市政協主席盧佩民率隊觀摩了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泰興市、姜堰區、興化市、海陵區項目建設情況,持續營造全市上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
15個火熱的項目建設現場,15個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一路走來,大家深入5個市(區)的項目建設現場,邊看邊議,邊看邊比,邊看邊想,邊看邊悟,深入查擺自身發展的差距和不足,積極探尋今后努力的方向與目標,進一步增強了信心、堅定了決心、明晰了方向。大家一致表示,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市委六屆七次全會精神,堅定比學趕超的信心決心,始終扭住項目這個“牛鼻子”,奮力推動項目建設再發力再加力再提速。
朱立凡率隊首先來到醫藥高新區(高港區),觀摩了康為世紀醫療器械及生物檢測試劑產業化項目、諾瓦立高端創面治療材料及敷料智能制造項目以及盛虹動能年產5GWh儲能鋰電池及系統集成項目,體驗項目建設的火熱場景。
盛虹動能年產5GWh儲能鋰電池及系統集成項目由世界500強企業盛虹集團投資,建設了全行業領先的全自動生產線,打造了從鋰電關鍵原材料、電芯、模組到終端的完整產業鏈。目前一期已全面建成投產,形成年產5GWh儲能鋰電池及系統集成的生產能力。朱立凡一行走進生產車間,詳細了解工藝工序、產品銷售等情況,對該項目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開票銷售的項目建設“泰州速度”給予充分肯定。朱立凡強調,各地、各開發園區要認真學習借鑒盛虹項目推進的成功經驗,加快構建科學高效完善的項目推進機制,在項目審批、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企業大力支持,更好更快推動項目早達產、早達效。他勉勵企業積極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提升全要素生產力,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
隨后,朱立凡一行來到泰興市,深入友智輕量化汽車電池托盤項目、神意新能源裝備用精密零部件項目以及東方九天高端鋰電池預鍍鎳鋼帶項目等項目建設現場,詳細了解企業運行、項目推進情況。
在東方九天高端鋰電池預鍍鎳鋼帶項目現場,朱立凡非常關注企業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情況。東方九天高端鋰電池預鍍鎳鋼帶項目被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總投資30.69億元,年產27萬噸高端鋰電池用預鍍鎳鋼帶,該產品由企業自主研發,能夠完全替代進口,達產達效后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一個好項目就是一個好的經濟增長點。”朱立凡指出,項目招引既要頂天立地的大項目,又要高新精尖的好項目。尤其是老區經濟發展更要注重在“招大引強”上下功夫,多招引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項目,培育新引擎、激發新動能,為未來發展增添后勁。
在姜堰區,與會人員觀摩了源泰電子線路板項目、亞電科技半導體濕法設備生產項目、蘇弘電子電氣產品研發生產項目。
作為國內首批推進半導體高端設備國產化的企業之一,江蘇亞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獲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亞電科技半導體濕法設備生產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主要從事半導體及光伏濕法設備、濕法輔助設備研發、生產。朱立凡指出,半導體和光伏裝備制造水平代表了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實現進口替代、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關鍵,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希望企業深化與大院大所合作,強化產品設計的前瞻性,往整體解決方案和工藝包方向發展,在技術迭代升級中搶占先機。
在興化市,與會人員觀摩了申源高性能特種合金材料產業化及高線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蘇陽年產2萬噸不銹鋼絲繩項目和興海高性能鎳基高溫合金新材料技術改造項目。
近年來,興化市集聚要素資源,全力支持不銹鋼企業向特種合金材料方向轉型升級,引進和培育了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申源集團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生產的內燃機氣閥鋼全球銷量第一。在申源項目現場,得知申源要開發多元產品,將企業建成“特鋼超市”,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入駐興化,朱立凡給予肯定。他指出,不銹鋼產業是興化的傳統產業,一旦插上科技的“翅膀”,將潛力無限。肩負產業轉型升級重任的特種合金材料企業,一方面要“埋頭拉車”,加強技術創新,開發多元產品;一方面要“抬頭看路”,緊跟市場步伐,做大做強,不斷釋放不銹鋼產業活力。
在海陵區,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春蘭15GWh高性能鋰離子電池一期項目、海陽科技年產4.5萬噸高模低縮滌綸簾子布項目、科化半導體封裝材料二期項目。
先進潔凈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國內最大的方形鋁殼疊片電池生產線……總投資30億元的春蘭15GWh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項目,令與會人員耳目一新。在春蘭項目現場,朱立凡一行詳細了解了企業智能裝備應用、技術創新、產品銷售等情況,對于企業轉型升級的做法表示贊賞。朱立凡說,傳統企業正面臨著諸多選擇,春蘭作為泰州的本土企業,數年磨一劍,投資建設15GWh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項目,競逐新賽道,值得肯定和期待。他希望更多的傳統企業求新求變,搶抓新機遇,通過布局年輕化、數字化、跨界發展等一系列舉措,實現轉型“蝶變”。相關開發園區要圍繞“聚鏈、強鏈、補鏈”,從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力,有效拓展產業鏈的寬度和深度,促進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圖片來源:泰州新聞網)
來源:泰州新聞網
編輯:王婧
審核:尹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