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孫瑜)近日,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方寸園冶,智潤童心”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以 “園林康養創新實踐” 為核心理念,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前往高校、社區和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特教學校)開展園藝療法、志愿宣講等一系列形式多元的活動。致力于為特殊兒童們打造綜合性成長支持體系,多維關愛守護特殊兒童成長,實現專業實踐與公益服務的深度融合。
伴著盛夏的炙熱,“方寸園冶,智潤童心”實踐活動利用學期末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活動首站在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西園路校區)啟動 “關愛特殊兒童 守護星星的你” 主題宣傳活動,吸引了路過的學生們駐足。活動現場,團隊成員將精心準備的宣傳冊分發給校園的同學,并進行科普宣傳和采訪,讓大家對特殊兒童有了一定的認知。一名參與的學生感慨:“這個活動太有意義了,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關注這個群體,消除誤解和偏見,也希望社會能有更完善的保障和關愛體系,讓特殊兒童更好地成長。”
活動第二站,團隊深入姑蘇區三元一村社區和彩香一村社區開展公益宣講和物資募集活動。團隊成員分發宣傳手冊,向居民們講解特殊兒童群體對繪本閱讀、益智玩具的迫切需求。“我們了解到,目前83%的特殊兒童家庭存在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 團隊負責人趙雪在宣講中提及。活動得到社區居民的積極響應,團隊收到了豐富的繪本和可愛的玩偶、玩具等物資。社區居民李女士表示:“這些公益活動能讓特殊兒童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希望這樣的活動越多越好。”
活動第三站,團隊攜帶募集到的物資走進蘇州高新區特殊教育學校,捐贈物資并開展“園林康養”主題實踐活動。依托園林專業背景,經過精心設計和準備,團隊為立7班的特殊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紛呈的“綠色課堂”。通過植物認知,讓孩子們了解豐富的植物種類和生長過程,建立對自然的認知與生命探索的興趣;隨后的微景觀DIY活動上,孩子們近距離觀察葉片形態,親手觸摸土壤質地,在舒緩的課堂氛圍中逐漸放松身心,耐心地投入到植物種植中。在團隊老師和成員的悉心指導下,每人完成了一份精美的植物微景觀。立7班班主任劉老師對本次活動表示充分肯定,她說:“整個班級氛圍明顯平和了很多,孩子們不再吵鬧失控,而是耐心專注于手頭事情,真是親身感受到了自然療愈的力量,這樣的活動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幫助”。此外,本次活動正值暑期來臨,團隊貼心準備了暑期安全小講堂,通過情景模擬,圍繞交通安全、防溺水、居家安全等內容幫助特殊兒童掌握基礎防護技能,保護人身安全。
本次實踐活動不僅為特殊兒童構建起 “認知 - 情感 - 社交” 三維成長路徑,還實現了多方的協同發展。“方寸園冶 智潤童心”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服務,完成了“專業-社會”的實踐路徑;通過與社區、特教學校建立聯動機制,推動形成 “高校 - 社區 - 特教學校” 的公益閉環。未來,團隊計劃與特教學校建立長期志愿服務合作,讓更多特殊兒童在自然療愈中綻放獨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