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了一周的短暫休整之后,上個周末,“蘇超”第七輪賽事再掀高潮,多場焦點大戰精彩紛呈,球迷熱情也是一浪高過一浪。與此同時,大家也驚喜地發現,“蘇超”已經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了。
同在長三角的“浙超”也激戰正酣。
江西“贛超”本月也盛大開幕!多場比賽一票難求。贛州對宜春的比賽,觀賽人數更是創下了36249人的贛超最高紀錄。
新疆“兵超”也在18號正式開賽,比賽之外更是融入了眾多新疆和兵團特色元素。
著名的榕江“村超”,正在努力從洪水侵襲中恢復過來,計劃月底開幕,江蘇一企業特意捐贈8000平方米草坪,用于賽場草坪重建。
還有粵超、閩超、滬超等等,都已蓄勢待發……一場場足球盛宴正席卷全國。
大家應該還記得,“蘇超”爆火之初,就有很多其他地方“能否抄作業”的分析。
其實,能不能抄,能不能抄好,與其在紙面上論證,不如用實踐來驗證?!疤K超”模式,已經為很多省市提供了破題新思路:將賽事下沉,豐富比賽體驗感,進而引發球迷與球隊的情感共鳴。同時,將體育賽事與文旅發展緊密結合,引動流量、促進消費,讓賽事成為展現城市風采的舞臺。
而且,抄“蘇超”作業,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借勢”。借著“蘇超”巨大的流量東風,推廣自己的賽事,唱好自己的大戲,必定能事半功倍。
即使沒有舉辦某超,黃石、克州、衢州等眾多城市也利用“蘇超”的話題標簽,與江蘇十三太保積極展開互動,“借筆畫”“十四妹”等等熱梗,也頻頻登上熱搜,為“蘇超”加油的同時,也為自身文旅發展搖旗吶喊、賦能助力。
當然,在其他省市“借臺唱戲”這件事上,江蘇肯定是樂見其成、敞開胸懷的。前不久,江蘇省政府召開經濟運行調度會議,在談及“充分發揮城市足球聯賽撬動作用”時,強調“要全力以赴服務做強國內大循環”?!胺铡倍?,說的就是要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創造出“蘇超”,是為了 “挑大梁”;推廣好“蘇超”,是為了“作示范”,這是“江蘇擔當”的充分彰顯。
如今,“蘇超”一馬當先,各超緊隨其后,這場文化、經濟、體育融合創新的生動實踐,儼然已從“獨角戲”變成群星閃耀的“連臺大戲”,也把“何以江蘇”的追問變成了“何止江蘇”的驚嘆!因此而創造出的“汩汩活水”,流向的是中國經濟的浩瀚大海,滋潤的是各地百姓的幸福生活,這不正是“蘇超”的終極意義嗎?
(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