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近日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7月9日,一臺從廣東中山發往江蘇常州的“以舊換新”家用空調成為2025年我國的第1000億件快遞。這份“千億之禮”比去年提前35天到來。
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快遞行業奔涌蓬勃脈動。一件件包裹積累起來的扎實數據,展現了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成效,也凸顯了其在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中發揮的積極作用,更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持續向好發展的活力潛力。
“智”連寰宇,點亮物流新紀元。大數據編織“無形天網”,毫秒級別的路徑算法讓“偏遠地區次日達”成為現實;智能中樞晝夜不息,在倉庫腹地織就高效分揀的“神經網絡”,自動化設備精準識別、快速分撥;冷鏈保鮮技術“鎖”住的山野果鮮,拆開快遞箱時還是“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樣子。菜鳥無人倉內立體倉庫高密度全自動化存儲,機器人無縫對接開啟航每一件快遞的“奇幻漂流”;京東“亞洲一號”智慧物流園區覆蓋全國、輻射全球,智能倉網布局國際領先;順豐“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結合,“超級大腦”優化每一條配送血脈。在這場靜水深流的快遞“革命”中,每一次掃碼簽收的輕響,都是技術引擎轟鳴的回音;每一個物流節點的變換,都是科技力量重塑的回響。“萬物到家”的夢想驅動著中國快遞這艘巨輪在數字海洋中破浪遠航。
“暖”抵阡陌,潤澤人間萬家春。第1000億件快遞的身份也不一般,是一臺從廣東中山發往江蘇常州的“以舊換新”家用空調。“以舊換新”的政策紅利,是百姓門前可觸可感的融融暖意;快遞員穿梭的身影,成為流動的民生“溫度計”。對于江蘇來說,這份溫暖的傳遞不僅依靠車輪滾滾的丈量,更根植于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今年江蘇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上新”,補貼升級、操作升級,品類更涵蓋家用電器、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等多個品類;多市形成“15分鐘醫保服務圈”全域覆蓋,服務下沉至鄉鎮街道、村社基層,健康守護近在咫尺;“蘇適養老”加速建設居家養老社區服務和設施的適老化改造,老有所養托舉起幸福晚晴……從都市摩天樓宇到偏遠鄉村院落,這些深耕細作的民生工程精準滴灌,用繡花功夫將政府政策的宏大暖意縫入百姓生活一朝一夕的細密肌理。
“韌”通四海,提振消費站“C位”。打通千城百業、貫通供需兩端、連通線上線下、暢通內外循環,快遞業支撐起超大規模市場的生生不息——2025年1-5月,同比增速達20.1%,月均業務量130億件,收入超1000億元,創歷史新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首先要把國內大循環搞好,這是治本之策。”快遞業的高效流通網絡成為消費升級的核心基礎設施,彰顯出我國不斷擴大的“內需主動力”。“以舊換新”推動綠色智能家電滲透底層市場,換“能”換“智”撬動萬億級市場消費活力;跨境電商鏈接全球市場,數字技術催生新消費場景,年輕人喜愛的“云逛街”“云演唱會”帶來新的消費體驗;潮玩產業依托快遞網絡實現全國分銷,“小眾消費”成為“大眾需求”……只有消費結構優化升級,不斷增強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才能讓大國經濟在縱深廣闊的空間中行穩致遠。
快遞每一次簽收,都是消費信心與市場活力的直觀脈動;快遞業每一程提速,都為經濟大循環的暢通注入澎湃動能。1000億件快遞的抵達,為新時代“流動的中國”注入生生不息的磅礴動能。千億物流軌跡,編織出中國經濟的廣袤經緯;千億快遞星河,正照亮高質量發展的壯闊航程。(金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