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江蘇全省上下迎難而上、聚力攻堅,有力頂住外部沖擊,有效穩住經濟基本盤,高質量發展保持向新向好態勢,為“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了基礎。《江蘇新時空》從7月16日起推出系列報道《年中數字看江蘇》,通過一個個亮眼的數字、一組組翔實的數據,展現江蘇堅決扛好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努力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的生動實踐。今天我們首先來關注汽車產業。
今年1-6月,全省汽車產銷量均為11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4%和22.3%,分別高于全國14.9和10.9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9.5萬輛和70.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7%和46.3%,高于全國15.6和16.5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省汽車比重分別為60.2%和69.9%,均首次突破60%,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省工信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江蘇新能源汽業產業集中度較高,常州、南京、鹽城、鎮江、蘇州五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93.7%。
常州市工信局新能源產業處處長戴兆鈞說:“上半年新能源整車產量占全省56%,支撐了工業經濟較快發展。常州繼續鞏固新能源產業優勢,清單化落實省委、省政府支持常州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在材料、工藝等領域攻克技術難點,追蹤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以常州為代表,近年來,江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快速崛起,集聚了3035家規上企業,特別是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獨具優勢,規模全國第一,擁有國內一流產業生態。在細分領域,江蘇擁有眾多行業龍頭企業,本土動力電池總部型企業"中創新航"累計裝機量排名國內第三;"清陶能源"是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領跑者;在技術創新方面,高鎳三元正極材料、耐高溫高壓電解液等趕超國際先進水平;智能網聯領域,自動駕駛軟件算法、激光雷達等關鍵軟硬件設備實現量產落地。
目前,江蘇正全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在研發創新、供應鏈、基礎設施等領域協同創新,圍繞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塑造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朝著建設"國際先進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
記者 | 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俞海 沈楊 周雷供片臺 | 常州臺編輯 | 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高若婷(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