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近日,江蘇省財政下達2025年省以上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4.82億元,支持實施富民強村幫促行動,扎實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加快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據了解,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過渡期的收官之年,省財政安排銜接資金預算12.8億元,向經濟薄弱、革命老區等重點地區傾斜,連續四年實現增長。其中,支持重點縣區產業發展3.6億元,支持蘇中、蘇北地區開展農村廁所革命3.56億元,支持六大片區重點工程建設3億元,支持脫貧人口小額信貸貼息2.4億元,支持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鎮發展1.2億元,支持黃茅老區發展優勢特色產業0.6億元,支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0.3億元。
“我區組織申報了2025年度省級黃茅老區建設項目,由蔣垛鎮投入用于‘綠色果蔬深加工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正在進一步完善中。”泰州市姜堰區財政局農業農村科負責人陳偉告訴記者。
據介紹,蔣垛鎮是一座農業大鎮,地處泰州市姜堰東南,屬“黃橋革命老區”。傳統種植為優質稻麥,果蔬種植有草莓1600畝、蔬菜1800畝,大宗養殖為蛋雞、生豬,特種養殖有牛蛙、奶牛。近年來蔣垛鎮致力于特色園區創建,園區已初具規模,但園區內產業配套用房緊缺。經鎮黨委、政府研究論證,在該鎮許莊村十一組實施綠色果蔬深加工項目(一期),建設產業配套用房約10000平方米,總投資預算約1700萬元。其中申請省級黃茅老區建設項目財政資金980萬元,泰州市興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720萬元,實現8個村抱團發展,促進村集體穩步增收。
今年內確保完成項目投資額,項目建成后8個村可享受產業配套用房租金及財稅分紅約115萬元,直接吸納就業50名以上,各村每年將從租金收益中提取5%作為扶貧基金用于低收入農戶防貧返貧或者增收。同時,園區可為創客群體提供產學研孵化基地,帶動周邊群眾致富、推進特色產業發展、釋放企業活力。
銜接資金優先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產業發展,促進經濟薄弱地區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激發內生發展動力。據了解,銜接資金支持的項目必須從項目庫選取,對項目入庫、審核、確定、建設、驗收、公示實行跟蹤管理,健全項目資產后續管理的長效運行機制,保障項目持續發揮效益。
今年宿遷沭陽縣收到省級以上財政銜接資金9779萬元,其中4460萬元用于實施耿圩鎮富民強村等5個產業項目。
“耿圩鎮使用重點縣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200萬元,將建設約20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及相關配套。”沭陽縣財政局農業農村科負責人徐彪介紹。近年來,耿圩鎮推動玫瑰花規模化種植,實現玫瑰種植、研發、加工、銷售等一體化產業發展,鮮切花、干花、玫瑰花茶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帶動農戶增收的同時,村集體經濟也實現跨越式增長。大棚建成后,不僅能為花卉提供穩定可控的生長環境,還可吸引周邊農戶參與種植、務工,推動花木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同時,通過出租不僅帶動村集體收入增加約50萬元,還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為花鄉沭陽提供玫瑰名片。
今年,漣水縣收到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合計6150萬元,將全部投入食用菌生產加工項目中。據漣水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陸士國介紹,該項目總投資5.5個億,項目位于淮安漣水縣高溝鎮食品產業園和大東鎮場北村,計劃建設菇房及相關配套設施。
該項目今年內完工,將形成年產2萬噸雙孢蘑菇及5.5萬噸堆肥能力,預計實現年均銷售收入約18772.41萬元。“項目將優先帶動周圍低收入人口就業,新增50—70個就業崗位,帶動39個村實現村集體增收,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陸士國說。
省財政廳農業農村處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強化銜接資金的規范管理與高效使用,將銜接資金全面納入轉移支付預算執行的常態化監督范圍,制定負面清單,嚴禁用于負面清單事項和建設形象工程。同時,落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要求,科學設置績效目標、加強績效執行監控、組織開展績效評價,評價結果將作為下一年度銜接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促使各地各部門重視資金使用效益,推動鄉村振興事業沿著高質量、高效率的軌道穩步前行。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