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滾滾丈量發展熱度,電流奔涌傳遞增長動能,重大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1—4月,一組亮眼數據勾勒出江蘇高質量發展的澎湃畫卷: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日均貨車流量較一季度增加2.1萬輛次,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1%,500個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319億元……躍動的數據背后,是物流通道“舒筋活絡”的高效暢達,是工業血液“加速循環”的蓬勃動能,是項目建設“立柱架梁”的堅實支撐,這不僅彰顯著江蘇經濟多維突破的強大韌性,更涌動著這片熱土上生生不息的發展活力。
“舒筋活絡”,數字物流促貨運流量日增2.1萬輛次
“您關注的貨主有新貨源發布:南京浦口至六安金安,車型要求6.8米高欄貨車,載貨量9.5噸……”上午9時,貨車司機王宇點開運滿滿平臺,立即收到這樣一條訂單提醒。此時南京市江寧區發往全國的貨源超千單,最遠為新疆霍爾果斯的汽車零配件運輸訂單。
走進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一樓企業展廳,碩大的“智慧物流大腦”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清晰顯示:業務覆蓋線路11萬條、業務覆蓋城市330個、年度活躍司機418萬人、月度活躍貨主276萬人……公司聯合創始人馬桂珍介紹,依托數字貨運平臺“分鐘級匹配”技術,訂單從發出到推送給司機僅需1分鐘。以南京至重慶運輸路線為例,系統按貨物特性和司機偏好精準匹配,先篩選方圓100公里內有意向該路線的司機,再比對車輛信息,結合空駛距離與運輸偏好精細匹配,提高物流運輸效率。如皋市典華紡織有限公司通過運滿滿平臺叫車,每車物流成本節省5%,一年省下20多萬元。一季度,運滿滿平臺履約訂單數同比增長22.6%,發貨貨主月活用戶數同比增長28.8%,江蘇貨運噸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4月,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日均貨車流量較一季度增長2.1萬輛次。滾滾車輪間,滿載的不僅是貨物,更是江蘇經濟的澎湃活力。這一數據印證著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的火熱圖景,見證著市場交易的繁榮盛景,更彰顯出各界對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信心。在車輪滾滾中,江蘇正以昂揚之姿,駛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大貨車是物流運輸主力,其在高速路網的活躍度,直觀體現商品交換規模與速度。清晨6時30分,滬寧高速陸家收費站已車流如織。作為滬寧高速與京滬高速共線段的關鍵樞紐,這里4月貨車流量較一季度月均增長約21.06%。“經濟好不好,看看公路上有多少大貨車就知道了。”跑了15年的貨車司機劉永振深有感觸,他常年往返于常州與浙江嘉興,每月跑車十多趟,見證了常州產業變遷:過去,他運輸的多是農產品、服裝;現在,更多是汽車零配件、電子元器件、電子設備及碳纖維復合材料等“高大上”物品。
目前,江蘇交控正在加速交通智慧化轉型,依托“高精一張圖”“AI平方”“智慧擴容”等自有科技產品,通過智慧養護、路網協同、全時服務等舉措全力構建公路貨運良好生態、助力現代物流發展。
“加速血液循環”,產業升級拉動工業用電增3.1%
用電數據折射動能升級。前4個月,江蘇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1%,凸顯我省經濟承壓穩增,延續向新向好態勢。
在蘇州亞盛藥業有限公司智能化車間,生產小分子靶向藥物的設備不停運轉,產品遠銷國內外。作為江蘇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潛力巨大。4月,全省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用電量同比增長8.4%,生物醫藥行業用電量激增20.4%,大健康產業成為產能投入的新熱點。
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領域同樣勢頭強勁。4月,汽車整車制造用電增長11.6%。作為全國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常州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激增51.3%,帶動整個汽車產業鏈用電快速增長,當地1—4月整車制造用電量同比增加26.9%,汽車零部件制造用電量同比增加36.3%。前4個月,江蘇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累計用電量同比增長23.7%。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環境,江蘇4月外貿相關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8%,其中外貿制造業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1%,凸顯企業生產端在關稅壓力下的穩定運轉能力。
機電作為江蘇省的核心出口品類,呈現用電與出口雙增長態勢。1—4月,全省機電產品出口額達8480.1億元,同比增長11.1%,占全省出口總值的68.9%,機電外貿制造企業用電量同步增長6.3%。
南京溧水的易咖智車智能工廠內,兩條智能化生產線全速運轉。今年7月將試生產無人車,搶占國際賽道。“4月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達149.8億元,整車出口9.3萬輛的歷史新高數據;當月全省外貿整車制造行業用電量同比9.8%的增幅,都印證著江蘇外貿市場在外部高壓環境下的開拓能力。”國網江蘇營銷服務中心俞陽分析表示。
“立柱架梁”,500個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319億元
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南京芯德科技封裝產線升級項目建設正酣。載著最新生產設備的運輸車輛如鋼鐵長龍般整齊排列,依次駛入標準化廠房,工作人員將一件件設備平穩卸下。這個總投資約11億元的項目,聚焦高端半導體封裝技術的提升與產能擴大,計劃于2026年建成達產,預計年產值將突破18億元。“今年將完成系統級封裝產品線建設,達到目標產能80%。”公司設備處處長陳益新信心滿滿。
視線轉向常州,凌天達航空及新能源用線纜組件項目同樣快馬加鞭,主體建筑已全面封頂,工人們正在進行內外墻粉刷的最后沖刺。項目投產后,將年產1500公里航空航天電纜組件、1800萬件新能源母排,推動先進技術走向民用。
一個個優質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在江蘇大地“落地生根”,一處處在建工程爭分奪秒“茁壯成長”。截至4月底,500個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319億元,完成率35.5%,超序時進度2.2個百分點;274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開工176個,開工率64.2%。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相關部門主動靠前的貼心服務。在金融支持方面,我省積極加強與省內主要金融機構溝通對接,截至3月末,主要銀行機構對省級重大項目融資全口徑融資余額5563億元,比年初新增812億元。
省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對照二季度開工計劃,“一項一策”倒排關鍵節點,推動未開工項目及早開工、在建項目加快建設,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穿透式”調度分析各行業重大項目開工和投資進展,強化困難問題協調解決,加大用地、用林等要素指標保障力度,定期跟蹤重大項目融資需求保障情況。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田墨池 倪敏 許愿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