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火車站“穿越”時空,紫金山腳下品味金陵。南京緊盯年輕客群——
以特色街區多元體驗激活消費引擎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集體采寫
10月11日,坐落于江北新區的浦口火車站街區內,隨著背影咖啡、風雨廊書店等一批藝術文創類店鋪開門迎客,沉寂已久的老車站成為全城“最熱”打卡新地標;9月,位于紫金山腳下的“望山街”森林藝術街區正式開街,引入文化、藝術、餐飲、休閑等多元業態,讓市民游客感受到更具金陵風情的消費體驗。
今年以來,南京市陸續開業的特色街區,通過打造消費新場景,尤其是緊盯年輕客群這一消費“主力軍”,以多元體驗激活消費引擎。
對于當下的年輕人而言,消費不再僅僅滿足于商品的實際功用,還追求商品帶來的身份確認和社交建構。換句話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關注在什么空間、什么情境下進行消費,場景的變化和創新更能激發他們的消費欲望。
“穿越”時空,百年老站展現“年輕范”
深秋時節,放眼浦口火車站街區,印有風雨連廊造型的“浦口火車站街區”標識隨處可見,慕名而來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一些適合打卡留念的點位甚至排起了長隊。據統計,街區開業第一周,便吸引了超20萬人涌入。
“我們一家從中山碼頭坐輪渡過來,一路飽覽濱江美景,到這里走走看看,更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非常有味道。”游客姜女士告訴記者。穿過“大馬路”牌坊,街區內,背影咖啡、風雨廊書店、氣味藝術家、舊物倉、海春園等一批藝術文創類店鋪開門迎客,這些全新的消費場景,贏得不少年輕人的青睞。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追溯《背影》的記憶,浦口火車站街區小廣場上,有一座戴眼鏡、穿長衫、面容清癯的朱自清雕像,總體采用青銅材料雕成,唯有人物手中的橘子色澤鮮艷。“街區首開的15家商戶中,就有我們創立的‘背影咖啡’國資自營品牌,同時還自主研發了‘背影’主題咖啡、甜品、文創、老街巷小吃等特色文化產品。”南京揚子文化商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小闖介紹。
近日,江北新區出臺《南京江北新區關于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行動方案》,方案中圍繞“文旅體驗更時尚”提出,要激活濱江岸線文旅活力,打造“年輕范”的浦口火車站歷史文化街區。
百年老站如何以“年輕范”融入現代生活?“下一步,我們將舉辦室外音樂季、室外藝術展、藝術生活市集等活動,中后期還計劃孵化自有品牌IP‘車站藝術節’系列活動,統一策劃,逐一落地,通過構建平臺孵化IP形成影響力。”王小闖說,將通過一系列活動策劃,充分促進外部優勢資源和本地特色資源結合,推動文旅與城市更新融合。
“望山街”開街,以文藝賦能城市更新
深秋時節,紫金山鋪開五彩斑斕的畫卷。沿“梧桐大道”駛向中山陵停車場,位于停車場北側依山而建的“望山街”映入眼簾。街區兩側,坐落著紫金山院、多少樓臺煙雨中·淮揚菜等品質餐飲和有如秘色的茶、閑山·雨花茶院等茶文化品牌,以及歌子書店、山里山外·雜貨鋪、公館咖啡等休閑打卡地。
今年9月,“望山街”森林藝術街區正式開街,引入文化、藝術、餐飲、休閑等多元業態,讓市民游客放慢腳步,感受“慢生活”。這一街區由紅公館集團打造,作為集團在南京打造的首個街區類文旅項目,旨在以文藝賦能城市更新。記者在現場看到,街區建筑在保留原有結構的基礎上“煥然一新”,形成具有唐宋風情、“和而不同”的建筑風格。
家住孝陵衛的市民于淼是一名設計師,工作時間較為自由,附近的咖啡店都是他的“共享辦公區”。“望山街”開街后,這里成為他的新去處。“我經常帶著電腦來公館喝咖啡,很親近自然,工作累了就看看山林洗洗眼,還能起來走動走動,很舒適。”于淼說。
“望山街”的特色文旅場景也將持續豐富。記者獲悉,預計今年底,由沿山6座小亭改造而成的望山藝術空間將開放,屆時,市民游客可在山林漫步中體驗文藝之美。未來,街區還將積極引入民宿等業態,打造“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街區,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南京城市文化與美食生活,打造全新文旅美學生活方式。
老城“上新”,悅享便民生活圈
秋日午后,市民章子涵漫步于南京鼓樓宜悅里街區,感受著老城“上新”帶來的活力。這里以獨特的設計和豐富的業態,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購物和休閑體驗。
穿梭于各個店鋪之間,可以發現宜悅里匯聚了近100家貼合社區居民生活需求的特色品牌,從地道的湖南小吃到創意融合的川菜,從海鮮焗鍋到鮮牛肉火鍋,給予市民眾多美食選擇。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宜悅里還成為熱門打卡地,16家米其林餐廳齊聚于此,引得眾多市民前來嘗鮮。
“項目于9月30日開業,我們用‘15分鐘生活圈’的概念重新定義社區,圍繞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打造場景,致力于成為周邊居民的‘第三空間’。”宜悅里·南瑞路項目運營方相關負責人說,項目擁有近4萬平方米的商業面積,貫穿新老城區,便捷城市居民,周邊高校及寫字樓密集,人文氣息濃厚。經過調研,他們總結出大眾眼中的社區理想生活是生活便利、有市井煙火氣,能享受慢食三餐、貼心服務等。因此除了美食,宜悅里還引入近4000平方米的OneSuper京陵時代超市和華東首家“俄羅斯國家館”,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購物選擇。
在超市內,記者看到了琳瑯滿目的商品,從日常用品到進口食品,應有盡有。“俄羅斯國家館”內則充滿俄羅斯文化元素,讓人仿佛置身于異國他鄉。
“我們通過不斷發力,以商業綜合體和多元街區的‘上新’,打造新消費場景,讓老城區歷久彌新、一路向新。”鼓樓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商業項目助力城市發展,以消費煥新聯動產業創新,奏響商務商貿業繁榮發展“最強音”。
記者 李都 夏思宇 鄧露潔 朱旖旎 通訊員 彭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