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12日起,淘寶網新增的微信支付能力逐步向所有淘寶網賣家開放,原本劃平臺為界的移動支付由此開啟了互聯互通的新時代,這也標志著消費互聯網正沖破平臺企業割據,邁上了尋求創造更佳消費體驗、創新更先進技術的新征程。
長期以來,消費互聯網行業因為平臺企業割據自重,人為劃分楚河漢界,致使移動支付等事關市場統一性的節點壁壘重重。淘寶擁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線上消費場景,而微信擁有目前國內應用最為廣泛的移動支付工具,本應在線上消費市場完美互補的兩塊平臺業務,卻因受制于平臺割據而被長期分隔。其結果就是消費者無法獲得更佳的線上消費體驗,也限制了消費互聯網的進一步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
更引發社會擔憂的是,平臺企業割據之下,消費互聯網增量紅利逐漸消退、核心技術缺乏創新,因為壟斷形成,滋生了畸形的營利模式。消費互聯網行業內部競爭環境惡化,贏者通吃的規律難以打破,造成參與者往往是謀求到壟斷地位后,便開始對平臺商戶或消費者收取高昂的門檻費、服務費。背靠“圈地收割”大樹,平臺企業的技術創新熱情也隨之減退,轉而熱衷于利用人性弱點設計各種產品來獲取流量,熱衷于利用數據和市場壟斷靠“殺熟”促進增長業務。而且,伴隨消費互聯網平臺企業高滲透的特點,畸形的營利模式最終影響到實體經濟的良性發展,平臺企業過度關注流量、依賴“殺熟”,助長了線上假冒偽劣商品的泛濫,倒逼制造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反觀消費互聯網萌芽之初,各類電商平臺因為解決了傳統零售行業中的渠道矛盾,支撐著上千萬個B2B、B2C類的網絡商品消費公司,為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了效率的提升。消費互聯網存在的意義,即在于瞄準行業痛點,利用數字化技術針對性地解決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要解決消費互聯網“天花板漸近”的問題,唯有重新激活其依靠數字化技術解決行業痛點的創新“基因”。
割據和壟斷,抑制了持續創新的積極性;開放和競爭,則是持續創新的催化劑。淘寶開通微信支付,意義不僅在于兩大平臺終于實現了資源互補,對于消費互聯網整個行業而言,意義更為深遠。
這將把“開放共享”重新置頂為消費互聯網的精神信條,促使各平臺企業打破“割據競爭”思維,進入“開放競爭”賽道,在開放各自擅長“領域”的環境中,主動尋求競爭者,在競賽中實現創新突破。可以預見,在既有競爭更有合作的環境下,各線上支付平臺必將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探索如生物識別支付、區塊鏈支付等,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平臺企業在切磋中取長補短,也必將在商業模式、營銷手段、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投入更多創新要素,來滿足消費者更“挑剔”的需求。而隨著資源共享成為常態,市場要素的自由流動必將推動整個消費互聯網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僅在線下也在線上,監管部門應借此契機,進一步加強對消費互聯網行業的監管引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平臺的責任和義務,規范市場秩序,鼓勵更多平臺企業打破壁壘,實現互聯互通,促進消費互聯網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