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cag0"></strike>
  • <ul id="ocag0"><sup id="ocag0"></sup></ul>
  • <fieldset id="ocag0"><menu id="ocag0"></menu></fieldset>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數字經濟規模超5萬億元后,江蘇如何建設“數實融合強省”

    10月23日,以“數實融合增動能 創新引領促發展”為主題的2023(第十屆)江蘇互聯網大會在南京開幕。從這扇窗口,可以窺見一幅壯闊的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圖景正在江蘇大地鋪展。



    數字經濟規模超5萬億元

    在大會“創新之光”成果展區中國電信展臺前,一張“5G+無人機”操作臺吸引眾多參會者的目光。“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天樞機載終端,通過5G無線通信技術與無人航空技術深度融合,實現無人機超遠距離數據通信與集中控制。”中國電信無人機解決方案經理劉宇航滑動屏幕,向大家展示如何操作一架數公里外飛行的無人機,將其拍到的高清畫面實時傳輸回展會現場。“我們的天樞機載終端融入AI智能識別技術,已將‘5G+無人機’廣泛應用到城市治安巡邏、湖泊禁捕巡視、交通道路執法、應急通信指揮、三維城市地圖等場景中。”劉宇航自豪地說。

    類似“智慧”場景在江蘇已不鮮見。透過參會嘉賓的分享,我們能看到陽澄湖畔,5G專網覆蓋的蟹塘里,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分析、動態預警水質變化;沭陽縣花木基地里,農民手里的盆景通過直播被賣到全國各地;在無錫,自動駕駛小巴定時定點接駁高鐵站和大型居民區的短途客人……

    智能科技應用場景層出不窮的背后,正是江蘇數字經濟底座的不斷夯實、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應用層面的不斷創新。

    大會發布的《2023數字江蘇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萬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1%,企業“兩化”融合水平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5G基站建設密度全國省(區)第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率達94%,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加快提升,數字安全屏障可信可控,數字技術對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的支撐持續增強。

    緊抓機遇創造發展新動能

    此次大會提出,要以建設“數實融合強省”為目標,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如何牢牢把握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趨勢,念好“融”字訣,挖“數”之潛、馭“數”而行成為大會現場的熱門話題。

    在阿里云蘇皖大區解決方案總經理張靚看來,作為制造強省的江蘇是數實融合的沃土,并已產出很多成果。他認為,江蘇要沉淀現有成果中的好方案、好思路,傳遞給更多企業,促進產業鏈做強;另一方面,要加快AI技術在先進制造業中的投入使用,以新技術補足產業鏈短板,使之成為江蘇創新發展的“二級火箭”。

    “依托于新電商,去年南通家紡直播商品交易總額達450億元,同比增長近1倍,約占全國家紡直播類目60%。”省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湘生介紹,以數據為核心要素,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支撐,以用戶為中心的新電商正在對傳統電商“人、貨、場”進行鏈路重構。對此,江蘇互聯網協會正在利用集成的數字平臺服務滿足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以分模塊外包的轉型方式為中小企業數字化減負。

    “工業互聯網是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新華三集團中國區副總裁陳銳判斷,在數實融合成為“必答題”的今天,更需要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支撐、創新驅動、融合引領作用,以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數據顯示,當前工業互聯網正在全面融入江蘇制造業,全省已有5G全連接工廠437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能級不斷提升,去年全省新增2個國家級雙跨平臺、8個國家特色專業型平臺,新培育34個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累計培育3個國家級雙跨平臺、5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142個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



    揚帆數實融合“新藍海”

    當前,智能新技術、新業態方興未艾,數實融合這片“新藍海”的潛力仍待挖掘。

    記者注意到,省通信管理局在本次大會上首次公開介紹5G-A的發展。5G-A是5G的增強版本,也是5G向6G演進的關鍵階段。在5G-A方面,江蘇正開展“無源物聯(P-IOT)”“通感一體”“5G輕量化(Redcap)”等技術試點,在蘇州、無錫、常州、淮安等地工業企業試用,持續推進5G技術演進升級。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看來,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將會推動很多新業態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加活力。以6G為例,它將實現數字孿生、智慧泛在,可以把通信、感知、控制融合成一體,讓智能制造上升到更高層次。他認為,未來在6G數字新技術助推高質量發展方面,應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支撐產業應用,重視自主核心技術和國內外典型應用適配,重視信息基礎設施,實現大平臺支撐,重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建立廣泛聯盟,推動產業生態建設。

    “6G仍然是一個愿景,當下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領的數字經濟中,算力就是創新力、生產力。”中國聯通研究院未來研究部總監曹暢認為,云、網絡、算力的融合,是當前以及下一步深化數實融合基礎支撐要做的事。

    元宇宙被視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應用的未來產業、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高級形態,成為江蘇新時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發展方向。

    此次大會上,江蘇發布《江蘇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江蘇要打造元宇宙產業融合創新發展高地。省工信廳副廳長李鋒介紹,到2026年,全省元宇宙產業規模計劃要突破1000億元,年均增速超20%,并引育5家生態主導型企業,打造20家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和100家融合應用企業,實現元宇宙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工業元宇宙應用水平全國領先。

    展望下一階段發展,不少與會專家表示,數實融合還亟待從“小”突破。“大多數中小企業由于缺乏數字化轉型的技術能力,存在‘不會上云’‘用不好云’的困境。”華為云中國區互聯網大客戶總經理孔珍珍認為,中小企業數字化正處于一個拐點之上,亟須緊抓“數實融合”良機加速突破,建議優化政策環境與產業發展環境,助力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突圍。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胡蘭蘭 陳珺璐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bt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日韩精品一二三四区| 久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9|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在这里|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激情啪啪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